佛藏 - 第8

 

 

 

藉疑情  明心性 圖書館館訊
【心得】  
 緇門警訓──卷二心得 釋覺妙 - 慈光禪學院研究部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侯門之所能為也。」既得圓頂,著方袍,所求為何事?非只求於安逸,非求於溫飽,更非求得蝸角利名也!古有偈曰:「施主一粒米,大似須彌山,若還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又云;「他日閻王老子與你打算飯錢,看你將何抵對?」但,既如此言之,似乎出家卻隱伏著一樁大災禍,又有何利益?有何可讚嘆之處?所謂出家之益,乃在能破除煩惱,截斷無明,獲證無生法忍,了脫生死,這實是天上、人間之最勝,父母、宗族能受其德行恩澤之蔭被。所以,出家為僧,乃在於「為生死也,為眾生也,為斷煩惱、出三界海、續佛慧命也。」這實為出家人之本分與責任。是故,道安法師謂:出家為道,至重至難。「所謂重者,荷道佩德,縈仁負義,奉持淨戒,死而有已;所謂難者,絕世離俗,永割親愛,迴情易性,不同於眾,行人所不能行,割人所不能割,忍苦受辱,捐棄軀命」。如此地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紹隆佛種,方可稱之為道人。

  既是如此,當須由何為下手處?經典裡提及出家人有三要事:(一)參禪(二)誦經(三)僧眾事。這也是每一佛子必備之資糧,因為做一個出家人,其根本目的乃在於能了生死、證解脫,而這一切皆須靠自我之努力,佛、菩薩、善知識,只是指引我們的一個指南針,所以我們必要能鍛練自我心性,陶冶品格,強化僧格,超越自我,最終方能求得解脫,斷除貪、瞋、痴煩惱。而這種種的成果該如何去實踐?則必要由參禪中去體會,去證悟,因為禪即覺也,覺乃在於覺心,也即是說佛法的特質與旨趣,在於覺悟,覺悟這顆昏昧的心。因此,禪觀是內心的淨化,是由生活中的每一心念去開發智慧,去轉化煩惱,所以,「禪」有其豊富的內涵,我們必要由此尋覓出一條道跡來,再循這個道跡邁出一條康莊大道。

  誦經乃指思想、義解。要想邁入菩提道的學程,必先確立正確的知見,建立正確思想方向,甚而培養、訓練對事物的思考脈絡。大唐慈恩法師出家箴中云:「佛真經十二部,縱橫指示菩提路,不習不聽不依行,問君何日心開悟。」可見得於教理上的認知亦不可或缺。在對經論已有所聞思後,應實際地用於禪修中,才不至於造成一知半解、盲修瞎練,或專在色身上用功,或不知深淺階位,得少為足,似是而非的吹噓,甚而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犯下了大妄語之罪。

  僧眾事即是生活中的每一小細節,一個人只要懂得生活,即能從一株草、一粒石頭中,看出一個世界來。所以,我們必要從日常生活中,使自已安身立命,不得悠遊輕忽,因為修學佛法離不開生活的體驗,而生活的體驗則有賴於我們親自去實踐。

  因此,這三要事實包括了出家學佛的一切事行,「以個人來說,專心修行(專指定慧說),學問(誦經)與興福(僧眾事),正是修習智慧與福德資糧,為成佛所不可缺少的大因緣。」是故,我們必要將身心安定,轉化我人之心,使其時刻保持清醒的覺性,方不至失落了自已的意趣,如此菩提道上才能走得更紮穩、更篤定、更踏實。

  既已知參禪、誦經、僧眾事乃出家學道之要,當更應積極戮力於學習、實踐。看看出尊之出家──「避萬乘尊榮,受六年饑凍,不離草座,成等正覺,度無量眾。」世尊捨金輪王位,雪山六年苦行,夜暗明星而成正覺。觀看目前台灣佛教的盛行,信眾大力的擁護,不論在人力、物質、經濟上,都足以使僧團生活過得相當安逸,僧伽們多半是「不知耕穫之頓弊,不識鼎飪之劬勞」;甚至一間間莊嚴雄偉道場林立,皆足以引人相當地注目,致使一些附佛外道者混入其中,盡言「相似佛法」,混洧視聽,矇騙信眾,邪說橫行,更有些標榜修行:留長髮、不睡覺、不吃飯、放光、前生後世....等等,盡使些旁門左道吸引、迷惑信眾。身為佛弟子的我們,當對佛法有確切之認知,想想祖師大德們的示誡、教誨、訓勉,在在都期使後學者切莫「以小黠為智,以小恭為足,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人生能有幾時?涓若露垂,電光眨眼便過!豈可不多加把勁,當要「好向佛法中用意,多於塵境上除情,架裟下失卻人身,實為苦也!捺洛裡受諸異報,可謂屈焉!」今生能得人身,並得出家,猶如浮木值盲龜,豈可不戒慎!印公導師曰:「學佛是生生世世的事,本著精啣石的精神,做到那裡,那裡就是完成,又何必瞻前顧後呢!」修行,非一蹴即成,是千生累劫的,勿好高騖遠,因為別無它法,唯有「老實」二字,要在有限的今生,穩定的、篤實的,好好走這唯一的道路。

    最後摘錄一來勉勵自我──

  蒼茫幾許化雲移
  幻眼無常華浮集
  寰宇古今終須歸
  禪悟佛心一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