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0

 

 

 

對禪學研討會的迴響 返樸歸真.正本清源
【兩岸禪學研討會心得】  
 今年好 明年更好 方立天教授 - 北京人民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參加這次兩岸禪學研討會,感覺很好,因為惠空法師是老朋友、忘年之交,所以惠空法師的會一定要參加,上次不能來,已經很遺憾了。

  我觀察這次會議,具有三個特點:第一,這次會議的主題與一般的會議很不同,一般很少有這麼專門研究宗教修持實踐的主題,一般都是討論「佛教與文化」、「佛教的宗派」,或是比較性的,如「中國佛教與日本佛教的比較」、「中國佛教和韓國佛教的比較」,都是偏於學術性的。以佛學中「戒、定、慧」來看,可以說多在討論慧學的部分,這是多年來的趨勢。但是,「戒」和「定」是佛教修學中很重要的基礎,因此這次會議以修習禪觀作為主題,是很符合佛教發展需要的,也可以說是彌補了過去研討會的不足,同時,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推動,因為我是搞哲學的,都是寫理論文章,這以後我就要研究修持的問題了。這是特點之一。第二,從參與研討會的成員來看,大陸與台灣佛教同源同根,由兩岸的法師、學者共同來關心、來討論,這是深具意義的。另一方面,這次會議以法師為主,以學者為輔,法師與學者共同來參與,各持不同的觀點和角度而彼此互補,將問題探討得更全面、更深入,這是第二個特點。第三個特點,是它具有現實意義。現實意義指的是:能推動佛教的修持、提昇信徒的素質,對佛教徒在具體禪修運作上是有啟示、有幫助的。所以它並不像一般的學術會議,結束之後就「結束」了,它反而是學習的開始,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意義。

  除了這三個特點以外,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幾點值得談談:首先是台灣出家眾和在家信徒,對這種學術活動的熱心、關心,使我很感動;況且碰到颱風來,還能這麼踴躍的參加,就說明了大家都很關心這個主題。其次是提問、回應、講評、發表都還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質量,當然不是很平衡,但總體上已經達到相當的要求。另外是組織工作可以說是相當完整、完善。應該說是很多居士,付出了很多心力,把各個環節都做得很不錯,有條不紊,所以我那天說是「滴水不漏」,因為它每個環節都很週到。所以整個活動是挺完善的,在打分上可以打到八十分。

  當然,我們不能自滿、不能我慢、好還要更好!我們在毫無經濟而人力簡約的情況下,可以辦得這樣已經不容易了;然而可以總結一些經驗,我想成功的主因,在慈光寺始終堅持兩岸的互動、對話,以及以法師、信徒為主角的立場;另外就是主題的設計,是抓住了佛教發展中的需要,與其中薄弱的環節而設立的。而要注意的是:畢竟這是一個跨越兩岸,兩個區域的活動,無形中便增加了許多困難;不像單純在台灣辦或在大陸辦那麼簡單,兩岸出入境的手續和流程都要搞清楚,否則一個小小的細節出了錯誤,就會弄得前功盡棄。而主辦單位也要預做準備,比方預定邀請七個人,則需要增加名額為十位,以防因為交通或其他因素而不能到齊,如此才能確保到時有六、七個人能來,這比較重要。將來在準備階段,在邀請人方面要改善,否則本來邀請十多位,結果來的人少,當然會影響會議的氣氛。所以,以後發邀請函時,要求大家要認真辦、提前辦,像我們申請,要到學校、教育部、宗教局、國台辦……許多單位哪,實際環節很多、過程很長,還要時時催一催;這些注意事項在通知單上都要寫上。

  另外就是整個會議的形式還是不錯的,一般都符合國際標準,但是講評的時間,我認為似乎長了些。講評的時間不能跟報告的差不多,因為講評是明確的指出文章的優點、缺點就好,找人時也不是馬虎的。而且,我認為以這樣的形式來弘揚佛法,是有效的,特別是在實際操作層面上比較有效。因為像這樣的學術會議,要注意兩方面問題:一是禪學理論,因為沒有理論指導,實踐也是盲目的,會發生偏向;但光講理論,實際上禪觀如何操作?都不會,也不行。這次會議,等於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我認為益處是很大的。而如果可以再考慮的話,我想是不是可以請禪修好的禪師,個別來作報告、作示範,可能有好處。當然這有點難度,因為那些禪師很忙,也不容易請到,台灣情況也比較複雜。總之,可以就會議討論範圍中相應的內容,請一、兩位在這方面相當傑出的出家人,來作報告,示範,把這個會議弄得更活躍。這樣可以把會議的質和量再提高。當然以後不一定會再做這個主題,做別的主題也可以,比方戒律,就看台灣方面有那位在戒律方面可以成為楷模的法師,我想他也應當願意來,這對整個佛法的弘揚可能有好處。

  在制度上,可以考慮看看是不是每年辦一次,因為這是兩岸的活動、多了不行,經費、人力各方面都是負擔,三年、五年太少又淡下去了。一年一次就比較好,慢慢形成一個印象讓人知道慈光寺是在做這種工作的。因為慈光寺是以教育、禪修為特徵,雖然廟不很大,但他在辦這事,有的廟很大,但他沒有做。這樣一年辦一次,把主題設計好,惠空法師很會設計的,這樣五次、八次以後,慢慢就可以形成台灣地區的一個類型,帶起一個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