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0
專題討論──中國佛教禪觀之未來展望 滿堂喜躍與感動



【1998年兩岸禪學研討會專題】
兩岸僧伽教育交流──台灣之行散記
※ 作者: 傳明法師 - 廈門閩南佛學院教師

 

  住在廈門五老峰阿蘭若處,朝暉夕陰,眺望彼岸,煙波浩渺,帆船點點,風起雲湧,彎化莫測。此岸彼岸,僅一水之隔,卻近在眼前,遠在天邊,真所謂「咫尺天涯」。怎能不讓人神往,連做夢也想去看一看,一探究竟。今天能踏上台灣寶島這片充滿神奇的土地,坐在「兩岸禪學研討會」的主席台上,怎不讓人激動?這當然要歸功於惠空法師,給我這個極其難得的鍛鍊機會,他以長者溫厚的風度,處處愛護、鼓勵、提攜後學,給青年法師創造有利的學習空間與交流機會。我被他這種眼光、胸襟所深深感動,內心上有說不出的無限感激。

  這次台灣之行,主要參加兩個同時進行的活動,一是參加「兩岸禪學研討會」,二是參訪具有代表性的佛學院、寺院、佛教大學,為期十一天,行程雖匆忙緊張,但充實新鮮,受益匪淺。

兩岸禪學研討會

  十月廿四日至十月廿五日,由慈光禪學研究所、中華禪淨協會聯合舉辦的「兩岸禪學研討會」假台北師範大學教育大樓進行,旨在提倡禪學,以教入禪,以禪證教,導歸解脫;並藉此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此次研討會參加發表論文的都是兩岸青年法師與相關著名學者。會上共發表論文十篇,分五場論文發表,一場專題和一場綜合進行討論,論文發表都設有發表人、講評人和主持人、非常專業正規。參加對象多是各佛學院、佛研所、大學研究所、以及對佛教感興趣的學者、居士,人數達四百多人參加。

  研討會上大家踴躍參與,自由發言,場面相當火熱,台上台下,打成一片,討論既嚴肅尖銳而又輕鬆愉快,彼此激盪衝撞,爆發出不少智慧的火花和引人深思的問題,往往把討論的內容推向意想不到的高潮,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可惜由於時間有限,大家都意猶末盡.,在興奮法喜中,一致產生共識,希望類似的活動,一定要繼續不斷地辦下去,給主辦單位莫大的鼓舞和信心。

佛學院

  除參加二天學術會議外,其餘時間,會前會後,共九天,主辦單位有計劃地為大陸法師和學者作了周詳的安排。整個活動,自始至終,由惠空法師一路陪同。所到之處,受到各寺院、佛學院、佛教大學負責人親自熱情接待,親切地圍坐在一起,進行友好座談,互相介紹、交流。並就當前佛教的文化教育、思想義理、僧伽制度、弘法方式、慈濟福利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增進彼此的互相了解與共識,氣氛和諧融洽。在此對於台灣佛教各道場所給予我們大陸一行,以親切、誠懇接待,此種於佛門同道間之尊重、供養,讓我們內心深受感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典範。

  台灣寺院各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有:專修淨土,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靈巖山,雄偉壯觀;文化教育,培養僧才的佛光山,恢宏寬敞;慈悲喜捨、福利社會的花蓮慈濟靜思精舍,純靜素雅;以參禪悟道、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中台山,巍峨高聳。無論從宗旨、宗風、建築、功能、方向,都展現了不同的風格特點。到處是琉瓦飛檐,雕樑畫棟,曲檻回廊,明窗彩戶,給人一種清淨莊嚴,一塵不染的感覺,疑是「佛國淨土」的再現。這些建築似與中國傳統寺院主體排列格式不同,大多是新興寺院,既吸收傳統優點又與傳統不同,講究傳統與現代的融和,美觀興實用,融文化、藝術、花園於一體。多設有文化、教育、慈濟、圖書館、宗史館、文物陳列館、佛學院、會議廳等;屬多功能建築。

  男眾與女眾:這次參訪的佛學院有圓光、福嚴、南普陀、佛光山叢林佛學院與慈光禪學院。佛學院有純男眾和純女眾、四眾佛學院。師資有法師、居士、學者主講,大多身兼數職,流動共享。學生普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不分出家在家,男眾女眾,只要條件符合,都可報考。尤其四眾佛學院,這在大陸並不多見, 一般如閩南佛學院、福建佛學院,條件允許,才開設男眾部與女眾部,但僅限出家學僧,分開地點上課。台灣男女眾出家比例嚴重失調,女眾多於男眾,這是一個鐵定的事實。他們互相尊重包容、融和配合,共為推動佛教事業盡各自的力量。接待我們的女眾法師,都給人熱情大方,談吐文雅,辯才無礙,極富上進心、奉獻心、感恩心、柔軟心的感覺。而大陸女眾也越來越多於男眾,但程度偏低,多居於庵堂小廟,活動空間狹小,環境極不利於學習與培養。這一現象應引起教界重視。

  出家與在家:整個佛教界人才短缺,乃為目前大家所共識。所設佛學院,培養的僧才,遠遠還跟不上佛教的發展。大陸佛教正致力於這方面的培養,但限於人力、財力,還無法考慮顧及在家居士的教育,故也往往被忽視。在我多年對外弘法中,接觸很多學佛青年,大多對佛法感興趣,甚至想發心出家,但由於父母家庭等諸多因素阻撓,因緣不具足,無法立即如願以償,可是又想能有機會學習研究佛法,獻身佛教,為佛教工作。卻苦於無門可入,望教興嘆。目前佛教界人才奇缺,急需用人,理應開闊視野,放寬胸量,讓有志於佛教事業的居士,有機會受系統的佛法教育。因此居士組織至關重要,正覺精舍慧天法師對此向我們鄭重提出建議。在參訪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如教材編定、沙彌和淨人教育、學生文體活動,學院體制、教學方式等。

圖書館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菩薩於五明處學,由聞思修證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出世法乃菩薩所必須修行的功課之一,台灣佛教圖書館四處林立,依空法師說:「辦學二大條件,師資與圖書館」。他們為鼓勵並方便僧俗大眾精勤讀書,不惜資金,大量購買書籍,設立圖書館,全部電腦化,由專人負責管理。把藏書分門別類,依電腦程序,設計軟件,以便搜索查閱。一般分內部與外部,或統一不分。內部僅供佛學院、所師生使用;外部則對外開放,方便四眾弟子,不分對象,甚至遊客,也可在館內閱讀或借回家看,看完後只要寄回即可,非常方便。館內藏書有的多達七萬五千冊之多,最小也有五千多冊。除漢傳藏經外,還收藏了藏傳、南傳大藏經,日文、英文、巴利文著作,以及許多講經錄像、VCD、電子光碟。這次參觀了各佛學院圖書館,以及人乘寺地藏院、佛光山等圖書館。感到藏書豐富、設備齊全、環境幽雅、寬敞明亮。有利於提高學習和學術水平。大陸這方面略嫌不足,只有佛學院設有圖書館,僅供學院師生使用,規模大小不一,但大多藏書少、管理不完善,殘缺不全,無法對外開放,方便學佛青年。一般寺院雖有藏經閣,保藏歷代遺書,但只能作為文物保存,束之高閣,讓它蒙塵。書籍乃是弘法方式不可缺少的一種最佳途涇,多少學佛青年,由於缺乏可供提高學習的資料,不得其門而入,斷送了多少佛種。希望有識之士,為弘法利生計,盡最大可能,多為後學創造一切有利的學習環境,將佛法普及於社會。

佛教大學

  台灣共有五所佛教大學,分別是玄奘大學、華梵大學、慈濟醫學院、南華管理學院、法鼓山大學。我們只參觀了玄奘大學、華梵大學、慈濟醫學院和台大佛學資訊中心。台灣佛教大學為佛教界集資申請創辦,系所、課程與一般社會大學一樣,只是允許開設宗教學研究所,招收憎俗研究生,研究佛學罷了。

  玄奘大學位於新竹香山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為追求知識學問的好所在。驅車抵達,受到黃運喜學務長、邱所長的熱情接待,陪同參觀了玄奘大師紀念館,內設剛從大陸迎奉而來的大師舍利子堂,以供學生瞻仰;以及創校歷史、圖片、發展規劃一系列資料,讓人了解玄奘大學的雄偉藍圖和大德的苦心;還特設一禪堂,供設佛像,便利學生參禪打坐。邱所長邊講解邊介紹說:佛教辦大學,其意義不只是單純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人格與品德的培養。所以其辦學是以佛法的般若(智慧)「明心見性,去迷開悟」作為宗旨,並尊玄奘大師的名號為校名。走在美麗的校園裡,看到法師可以進入大學當教授講課,處處有佛教文化的象徵,倍感親切。

  前去華梵大學的當天,陰雨綿綿,山路崎嶇。校址位於大侖山上,草木蒼翠,視野開闊,遠山環繞,流水淙淙,可惜遇上下雨天,無法見青天白雲。一到華梵,接待人員迎出,向法師行禮,由於來得太早,校長未到,先為大家放華梵大學簡介錄影帶,讓我們對華梵有個輪廓的了解。華梵大學很認真,安排人文學院、宗教研究所師生和我們座談,討論了人文與科技、自籌資金、學術與信仰、師資等問題。尤其是師資問題,事關大陸佛教將來辦大學,我們特別關心,特向他們提出請教。華梵大學黃俊威教授專門針對這個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佛教辦大學,佛學師資會出現一個非常尷尬現象,由於佛學師資嚴重短缺,大多由大學哲學系、歷史系、中文系的教授半路出家,改行研究佛學,有時會把不精純的佛學教授給學生。而有些法師一輩子專精佛學,德學俱佳,有資格教授,卻苦於沒有學歷文憑,被擋於大學門外。將來大陸佛教如要辦大學,一定要解決師資欠缺的問題,早日培養有學位的法師。大陸復旦大學王雷泉教授有感而發,也提出了自己解決這種現象的辦法:佛學院可以跟社會大學合作,讓有志於佛學研究的法師可報考研究所,拿文憑,研究所聘請專業佛學法師指導,這叫「借雞下蛋」法。為將來佛教辦大學儲蓄後備主力軍。再聘請社會科學院、大學宗教研究所、佛學研究所、海外留學歸來的法師、居士,才會到時有備無憂。

  中午,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接待宴請大家,法師為廣東人,至今鄉音未改,普通話中夾滿廣東話,我也是廣東人,聽起來倍覺親切。法師向我們介紹她創辦大學的緣起,法師在家之時,是一個畫家,師承嶺南畫家高劍父大師,在印度一所大學教書,於許多國家舉辦畫展,享有盛名。後出家為尼,還在大學教書,有同事是信基督教,問及佛教為什麼沒有自己辦的大學,法師羞愧不已,從此發願要為佛教創辦一所屬於自己的大學,四處奔走,籌款選校址。在向政府申請時,主管部門不相信,因法師當時已經七十七歲了,年近古稀。但法師並不氣餒,寫保證書向政府保證,政府最後被法師的精神所感動,批准了下來,但卻不能辦人文學院,只能於科技與醫學院中選擇,法師選擇了辦科技學院。慢慢發展爭取,才妤不容易成為今天頗具規模的佛教界第一所創辦大學,讓人驚奇感動。我們請法師抽空到大陸來看看時,她殷切地對大陸法師說:「等將來你們創辦了佛教大學,我就 一定來」,寄託了無限的希望。

  法師是位一生獻身於教育的宗教家,對辦華梵大學提出了「覺之教育」的理念,以「人」為出發點,設立了「院覺室」。重視輔導學生對內外生活的品質與心靈的培養。期望將智慧與慈悲的種子逐步散播在其心田,以開啟人生智慧、淨化人心,進而實現人間淨土。還特別結合自然與藝術的教育,開闢「森林大學」、注重「環境教育」與「藝術薰陶」。

  這兩所由佛教界所創辦的大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以佛教思想精神命名;以佛教精義為宗旨理念;營造佛教文化環境教育;設有佛教禪堂,期望將人文素養與宗教淨化人心的宗旨相融和於生活之中,令學生智慧與慈悲與時俱增。

由佛光山「封山」所引起的啟示

  尤其在兩項活動結束之後,多留了數日,自行南下參訪了高雄佛光山,更是感慨萬分。佛光山星雲大師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旨,從開山到今天,風風雨雨,走過三十周年,在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把佛法推向國際化、制度化、現代化,讓人嘆為觀止。去佛光山似不太容易,需事先聯繫,不然將會被拒之門外,並不是傲慢,而是佛光山於去年五月十六日,三十周年慶時,對外宣布封山,消息一經披露,舉世震驚,都會不約而同地問:「佛光山為什麼要封山?」我與大家懷著同樣的疑惑,試想,今天到台灣寶島,怎可空走一回呢?理所當然要身臨其境,一探究竟。

  到了佛光山,依空法師於百忙中抽出時間,為我解開了這個埋藏已久的疑團。原來佛光山封山是謝絕旅遊觀光,與不必要的接待,並非拒絕來山修行的人,讓我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正如開山紀念三十周年特刊所說:「封山不是封閉,是更深度的沉潛,未來將是更廣度的開展。」封山並非創新,而是遵循傳統古制的復古,傳統叢林中,出家人為了潛心修行,在一段時間內,可閉關、禁足、靜修、安居、放香期,騰出一段時間給自己放假,做自修自度,充實調整身心的工作。所謂:「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封山之後,對於文化、教育、修持、弘法的活動都照常舉行,凡是為了求道問法的個人、團體,都可向佛光山提出申請,站在弘法利生的責任上,仍然會給提供方便。

  現代經濟發達,人們物質生活提高,且社會競爭劇烈,工作也越來越緊張忙碌,壓力相當大。在空暇之餘,尋求放鬆解脫,休閒娛樂,探幽攬勝,這完全可以理解。而寺院多居名山勝境,俗語說:「天下名山僧佔多」,亦成為人們休憩遊玩之處,因此觀光旅遊,非常發達。每逢假期,寺院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熱鬧喧囂,熙攘擁擠,讓人應接不暇,苦不堪言。而古來大德,創建叢林,乃為安僧修行、昇華人格、淨化人心、改良社會風氣的場所,絕非單純旅遊。尢其對初出家年青學僧來說,極需要有一個寧靜而不被干擾的學習環境,接受長期、深度的養成教育。佛光山的封山,給我很大的啟示,杜絕了不必要的訪客與應酬,僧人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心無旁騖地深入經藏;保持了寺院的寧靜,有利於清修與淨化,發揮了佛法教育社會人心的功能。

  台灣之行,讓我興奮感動,看到了佛教的未來與希望,找到了迷失已久的信心,從此認為我的未來不是夢,理想的淨土完全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