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1
老幹新枝 僧伽良知與使命



【中國佛教禪觀未來展望】
禪定──護心之道•見性之本
※ 作者: 溫金玉 - 山西省社科院

 

  禪,梵語為「禪那」,是寂靜審慮的意思,也是使心靈安住于定慧均等狀況之方法。這一古老傳統的生存智慧對現實社會人生是否仍有導引作用,禪之超越性對世俗民眾之身心是否仍為強健之道,禪定作為佛門之根本行持是否應視為續佛慧命之基礎?本著這些問題將是我們探討「中國佛教禪觀之未來展望」的因緣所在。
  其實,禪之于現代社會的意義,在于它面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困境,能否為眾生提供一個心靈栖息之所,能否為人類開墾一塊安身立命之地。縱觀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物質財富速增長,使人們的物質生活產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然而,當人類製造的經濟機器飛速過轉起來後,便外化為強大的異己力量,反過來制約了人類自身,將人拖入難以擺脫的困境之中。人欲橫流,貪得無厭,孳生出戰爭、侵略、殖民、掠奪、剝削和壓迫。國家之間虎視眈眈,民族之間矛盾重重。人以宇宙主宰者的面目出現,以自己的隨心所欲來征服自然,由此帶來了日益嚴重的公害。向大自然的瘋狂榨取,也引來大自然的無情報復,從而使現代人類面臨嚴重的生態危機,環境污染、能源枯竭、旱魔肆虐、水災蔓延、地震不斷、酸雨降臨、人口爆炸、物種銳減等等,就連人類維持生命最為重要的水和空氣也日益受到污染。高度發達的科技在這裡不是扮演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角色,而成為人類征服自然的工具。
  無疑地,現代也是一個充滿了身、心衝擊的時代。社會的動蕩不安,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人群生活的貧富兩極分化,引起了整個社會群體的心態失衡,如普遍的信仰崩潰、宗教貶值、價值失範、道德淪喪。人們六神無主、煩躁不安、心理紊亂、自我迷失,出現精神失常、吸毒酗酒、愛滋病蔓延等各種社會弊病和心理疾病,人類身心所與生俱來的自然能力,卻在逐漸減弱退化,失去了原有的抵抗力。
  殘酷的現實告訴人們,不管人類的物質財富和科技水平多麼了不起的成就,但從社會群體和文明進展的趨勢看,現代人類並沒有隨著新的知識和力量的獲得而產生新的理想和智慧,反而遺棄了任何精神的乃至倫理的靈性,忽視了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最傑出的才能,物質生活享受的欲望在日益膨脹,但人的內在心靈的世界卻失卻了本真。人類要想走出這種生存的窘境,必須喚醒自身的心性自覺,尋求拯救人類的智慧良方。人類文明的發展規律表明,人類文明的終極目的,絕對不能靠人類對自然的征服,對尖端科技的依賴來達到,禪所啟示的恰恰是從人類自身的身心調節出發,由自主其心而至主宰世界。以禪法的總綱來把握自性,幫助人去找到解決自身生存發展道路上的迷惑和痛苦的良藥,克服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分離和異化,去充分認同世界,理解自然,實現人生,從而徹底擺脫物質繁榮而精神失落的生存危機,使禪真正成為人們共同信奉的一種生活之道。
  當然,探討「中國佛教禪觀之未來展望」並不應僅限于禪法于現在及未來對社會人群的影響力之層面,其實,這一論題更多更主要地是探討佛門本份事──禪修法門。從教理上講,佛門修行的總綱為戒、定、慧三學,禪定為修持的中間環節,非戒無以生定,非定無以生慧。戒是修定的準備,定是得慧的基礎,就此來說,禪定不只是安于中繼的位置,而是可以依之獲得解脫的慧觀,所謂「無漏清淨慧,皆從禪定出」。所以修道之重心,應是在禪定。禪定是佛教各宗各派所共修的法門,離開禪定,佛教之修持便很難成立,解脫之道就失去了依持,佛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習禪是佛教的根本行持,是佛教命脈存續的根本保證。
  我們知道,佛陀即是在菩提樹下坐禪開悟而證得無上正覺的。這可看作是佛教禪定的起源。歷來佛教都十分重視禪定,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禪定是極為重要的法門。小乘佛教的禪定內容通常是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無色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四禪和四無色定全稱為“八等至”。此外,還有滅盡定(九次第定)、止觀與三昧、十念、安般念、六妙門、十六特勝等等。小乘佛教的禪觀較為拘泥固定的形式,一般是卜閑靜之地而趺坐,心繫于一處而不使散亂。大乘佛教擴大了禪定的意義,將禪觀的修習與菩提心、大悲心、方便門相結合,認為禪定不拘于動靜,須與無所得的般若相應,由此構成大乘菩薩的禪波羅蜜。大乘佛教的禪觀內容深廣,並不是一法一事所能成就。同時,大乘禪觀亦無固定形式,舉凡行、住、坐、臥一切威儀中皆能成就,無一法、無一事不能修持、隨著佛法東傳,禪定法門亦在中土流行,先有安世高譯出《大安般守意經》、支謙譯出《禪秘要經》、康僧會著有《安般經注解》等,使禪定一法逐漸為信眾所信守。姚秦時著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綜合佛教各家禪法,編譯了《禪秘要法經》,倡導五門禪觀,影響深遠。后有菩提達摩立直指本心、明心見性之旨,開創中國禪宗法脈。隋唐時代天臺宗提倡「止觀雙修」作為佛教的修習方法。達摩門下于唐時分為南北二宗,北宗主漸修,南宗倡頓悟。特別是慧能南宗法門,以定慧為本,宣揚佛性本有,覺悟不假外求,主張直探心源,見性成佛。日後慧能系法海橫流,經“五家七宗”之弘揚,禪師們把禪法融合于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臥、搬柴運水皆為禪修,致使禪宗兒孫遍天下,禪宗幾為中國佛教之代名詞。
  以史為鑒,觀照當代,展望未來。那麼中國佛教之禪觀應作如何的開放與整合?首先,正本清源,要認識到禪觀為佛教修持之根本。自隋唐禪宗大行天下後,不尚漸修,惟崇頓悟成為一時之風氣。禪僧以不立文字而輕弄一切經卷,以無念為宗而指斥修習有為,以定慧齊等而反對坐禪入定,以立地成佛而破除三劫五乘,以機鋒棒喝而馳騖空談立辨,莫不舍難趨易,棄實崇虛,積習相承,每下愈況,以至不知聖教究何所說,不知修行應何所依,正信還未生根,便說已經「開悟」,菩提尚未發心,侈談已經“見性”于是滿街狂人,遍地野狐。此流弊延及至今,有心者疑偽難分,不知教授依憑及下手用功處,無行者趕經懺,湊場子,難曉佛門本份事。因此,當今應針砭時弊,大樹禪定法幢,讓天下釋子俱知禪修乃悟道之本。
  其次,應系統整理大小乘禪觀典籍及思想方法。在三藏聖典中有許多關于禪觀的典籍,如《大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修行道地經》、《禪要經》、《法觀經》、《身觀經》、《禪秘要法經》、《坐禪三昧經》、《禪法要解》、《五門禪經要用法》等。各宗各派之觀法亦名目繁多,有早期佛教的四諦觀、十二因緣觀、數息觀、不淨觀、無常觀、四念處觀等。此外有空觀、生空觀、法空觀、析空觀、體空觀等。天台宗有「一心三觀」假觀、二諦觀、中道觀;華嚴宗有實相觀、四法觀;法相宗有五重唯識觀;三論宗有八不中道觀;密宗有五五相成身觀;淨土宗更有月輪觀、水想觀、地觀、像觀等。今天我們應將這些禪觀典籍整理出來,使釋子學有所依,修有所宗。
  第三、要提倡禪教一致、禪教並重的學修風氣。佛教是一種體驗的宗教,禪的本質,始終是依存于自內證,但于一切經教亦應重視。經是佛語,禪是佛意,諸佛心口,必不相違。要克服禪教分離的傾向,不看經、不修定,私心自用,自說開悟,用禪的口號來反對經教,如此傳承,佛法哪有不衰之理!應內修禪觀,外究法義,禪教一致,互為印證,方為究竟之道。
  第四、堅持禁戒。戒定慧三學為修行之總綱,戒學是定慧所依。參禪之士,為了參究易成,若不護持禁戒,不但參禪,就是修持其它法門,亦不會有成就。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持戒是入道之正門,菩提之真因,功德殊勝。
第五、創立適合現代人的禪定修習法,建立解行互資、階次嚴謹、可操作性強的禪修體系。其實,法無高下,當機者貴。
  願世出世間覺者都能為推動中國佛教禪觀之發展,弘揚貢獻力量,願禪修法門更當機地現代化、化現代,更好地淨化社會、造福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