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2
路遙知馬力 教以導行



【高峰禪要學習心得】
做一等人
※ 作者: 釋宏覺 - 圓光佛學院 大學部四年級

 

一、前言

  吃飯、拉屎可成為人一生中恆不間斷之事,參禪、參話頭、用功,亦可成為人一生中恆不間斷之事。何以故?當一個人哇哇落地時,是父母親餵食流質後才有拉屎、拉尿。當嬰兒慢慢長大後,再依各國所食以何為主而餵食。例如:東方人多餵米食,以米食為主食。但西方人餵麵食、或馬鈴薯等,以此為主食,他們依然可以長大成人。再漸漸長大後,呀丫學語時,東方人教中國語、台語、廣東話、日語、韓語等等;西方人教美語、英語、墨西哥語等等,人們也在一生中恆不間斷的用著這些語言溝通。所以學僧說:參禪、參話頭、或各種各式各樣的用功模式,一樣可成為人一生中恆不間斷之事。只要大家認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是人的一生中要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事實,自然提起生存欲念去學習接受,而成為一種本能的力量。

  人們在物質的領域上,可以不斷努力發展新的科技去突破對物質慾望的渴求,那是因為教育的走向,及國家經濟建設推動之故,譬如:父母餵食米飯,我們即成為米飯的體質,事實上,我們的體質是可以接受麵包…等來當主食的。譬如:我們的社會,也可以是重視人類精神體質的,並且探討宇宙真理,生命的本質是什麼?全世界中,禪修較熱門(非經濟掛帥之國),有如緬甸、泰國……等。他們將修行,視為人生一大重要之事,真正在探討宇宙生命之現象。當每個人在孩提時代,幾乎要經歷這樣的階段;以禪修的經驗一日一坐八小時以上的,甚或入初禪的比比皆是。雖然修習之入手處不同(有如各國主食不同般)但殊途同歸。而國人不知此原理,卻掀起緬甸禪風來台,以為緬甸禪師才是可以讓我們成佛作主的,殊不知「條條道路通羅馬」而欣彼厭此。今依課程上了「高峰原妙禪師禪要」得此上上禪,亦可推動「中式復古禪風─話頭禪」。只要本著「父母餵食米飯」之精神,亦可成為人一生中恆不間斷之事。

二、高峰禪要特點概述

 1、高峰禪師介紹

  高峰禪師(1238-1295)南宋臨濟宗僧,江蘇吳江人,俗姓徐,號高峰。十五歲剃髮,十七歲受業於嘉禾密印寺法住。初習天台,轉而參禪,首詣斷橋妙倫,其後參禮雪嚴祖欽,得其心法。咸淳二年(1266)隱居於臨安龍鬚寺。五年,偶為同參推而墜地,聞響而徹悟。至元十六年(1279),入杭州天目山西峰,開創獅子、大覺二剎,弟子數百人,受戒者及數萬。元貞六年,焚香說偈坐化,世壽五十八。謚號「普明廣濟禪師」。

 2、高峰禪師開悟過程概述

  二十歲起跟著斷橋和尚,自誓三年死限,參「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僅參一年有餘,不曾得師指點工夫下手處,每日恰似個迷路人般煩煩惱惱。

  不多日,由雪巖和尚指點,才將前所用功夫積之病勦除。再令看個「無」字。從頭開發,做工夫一遍,如暗得燈,如懸得救,自此方解用功處。每日問「今日工夫如何?」因見說得有緒,後竟不問做處,一入門便問:「阿誰與你拖者死屍來?」聲未絕便以痛拳打出。每日只這麼問這麼打,打到有些涯際,因老和尚赴南明才暫停,但始終用功著。忽於某夜夢中憶斷橋和尚堂中所舉「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的話頭,自此疑情頓發,打成一片,東西不辨,寢食俱忘。至第六日辰已,在走廊看見大眾欲入三塔時,也不知不覺混入隊中跟入塔內閣上諷經,抬頭忽見五祖演和尚劃像兩旁讚偈:「百年三萬六千朝,返覆元來是這漢。」忽然打破老和尚日前所問「拖死屍」句子,如放下百二十斤擔子。

  乙丑年,老和尚問:「日間浩浩時,還作得主麼?」答云:「作得主。」再問:「睡眠夢中作得主麼?」答云:「作得主。」又問:「正睡著時,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在甚麼處。」無言可對。和尚云:「從今日去,也不要你學佛學法,也不要你窮古窮今,但只飢來喫飯,困來打眠,纔眠覺來,卻抖擻精神,我者一覺,主人公畢竟在甚處安身立命?」拼一生做個「痴呆漢」定要見者一著子「明白」。經及五年,某日睡覺正疑此事,忽同宿道友推枕墮地作聲,驀然打破疑團。再一次開悟。

 3、話頭禪、疑情概述

  參禪時,對公案之話頭下工夫,稱為參話頭。參話頭之禪不受身體干擾,挑水擔柴皆可用話頭禪來用功。在用功的當下最易「昏、散」,而「昏、散」也有深淺,但用功到一個階段,自然撥落,其實只要好好的把方法抓住,「昏、散」自然退掉。當話頭引出後(疑情)成片。時刻謹記,尊重「了生脫死」之事。並知道所有文字語言,均是思惟分別意識所行,而參禪是要將意識打死,不需要這東西,此觀念非常重要。要把世間所有知識斬除後,功夫即易成就開悟。自此佛法世法打成一片,騰騰任運,任運騰騰,灑灑落落,乾乾淨淨,做一個無為無事出格真道人。

  用功的方法有很多可參:不思善、不思惡,這麼時,那個本來面目是誰?或「拖死屍的是誰?」、「念佛的是誰?」抓住「誰」的這可疑之感覺,放在心頭。

  實際的操作話頭疑團,先將六情、六識、四大、五蘊、山河大地,萬象森羅總作一個疑團。時刻提在心頭,明明白白的,非常清楚,不需用其它任何方法。只需這個話頭疑情,安安靜靜頓在那兒,把整個生命籠罩住了。疑情是一個很好的覺照力量,故云「昭昭靈靈」。其實疑來疑去,疑至省力處,便是得力處,再也不被妄想打入,即能作主翁。在實際的操作話頭疑團之過程中,直須堅凝正念,以悟為則,不管魔軍在汝六根門頭,隨汝心設,隨汝心生,隨汝心求,隨汝心現,凡所有欲,無不遂之。此時若起個不正知見,發心不正,道力不堅,魔會隨你,你就跟著走。從此「般若正因,從茲永泯,菩提種子,不復生芽,劫劫生生,常為伴侶。」所以天台云:「汝之伎倆有盡,我之不采無窮。」魔不可怕,可怕的是我自己不能堅定正念、懈怠、放逸。當然,正知見很重要,腳步紮穩,也不要急於成就,更要懂得分辨,出家後有許多誘惑,必須把持自己。

  盡平生伎倆全力以赴起個疑情,疑來疑去,直教內外打成一片,終日無絲毫滲漏,自然有個悟處。假使今生無法悟道,大期已到,「縱在諸惡趣中,不驚不怖無拘無絆,設遇閻家老子、諸大鬼王,亦皆拱手。何故?蓋為有此『般若』不思議之威力。然則,有諸現業,畢竟『般若』力勝。」惡業是生命中虛幻之假象,生死輪迴亦是虛幻假象,重要的是,是否找到「本來面目」;若找到「本來面目」,縱使輪迴,再出來後亦是不得了的人。例如:蘇東坡、張無盡即是也。若不是宿世栽培,焉得如是開花結果!

  參禪時的心念由粗到細,細到密,密到無間,再到進退無門,無路可走,此時更須猛烈往前。直須虛空粉碎,大海枯竭,透頂透底,內外澄澈。

  努力用功,只想出離三界之苦、三、五、七日一定開悟。昏沉、掉舉四字當體即是佛性,只要將此二放下,就寂靜了,但一般人根性不夠,不知放下什麼?如何放。不要怕昏沉、掉舉、或妄想,只要努力用功,心把正即可。如果能不顧生命、不顧得失,就是要開悟了。參禪貴在「信」,若能直下信得及、把得定、作得主,不被五欲所撼,只管剋日成功,不怕甕中走鱉。經云:「信是道元功德母,信是無上佛菩提,信能永斷煩惱本,信能速證解脫門。」因此「疑以信為體,悟以疑為用。」「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得十分,悟得十分。」「學道如初不變心,千魔萬難愈惺惺。」

三、結論

  老師說:「佛門三等人:第一等人,修行了生死,真起生死心。第二等人,講經說法。第三等人,弘法,為佛教做事。」

  當然人人想作第一等人。參禪是在心上用功,非在腿子上用功而已。勿把腿子功夫當首要,「定」固然重要,但並非成功的唯一因素。經常秉持「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生不知何來?死不知去處?」之理念來叮嚀自已。事實,不修行也是會死,修行也是會死,只是死的方法不一樣,前者死的不知去處!但後者卻可死得自在。從此岸到彼岸「條條道路通羅馬」;不論我們搭的是噴射機、太空梭、航空母艦,但終究還是會到。只是有了正知見的引導,及正確的方法,當然省去很多冤枉路。而佛學院的教育就是建立我們的正知正見。老師在課堂上曾說:「修行如果沒有方法,即使讀了三藏十二部,還是不知道如何修行。」所以還是在正知、正見、及正確方法上奠基是為上策矣!在用功路上須謹記三要:一者要大信根。二者要有大憤志。三者要大疑情。再給自己一個目標設定:某期間必須進步多少。相信如此這般,即不使修行留白。

  經過如上的簡介高峰禪要學僧的心得,禁不住再一次的說:吃飯、拉屎可成為人一生中恆不間斷之事,參禪、參話頭、用功,亦可成為人一生中恆不間斷之事。今依課程上了「高峰原妙禪師禪要」得此上上禪,亦可推動「中式復古禪風─話頭禪」。只要本著「父母餵食米飯」之精神,亦可成為人一生中恆不間斷之事。

 

前一頁後一頁回本期目錄│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