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3
也談僧伽禪修 大藏禪要心得感言



【大藏禪要心得】
卻故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 作者: 釋真明 - 慈明佛學研究所

 

壹、修學心得

  猶記得八十六年,初上研所時,首次接觸到老師所開的「大藏禪要」,跳躍式的上法,實有「霧裡看花」、「天馬行空」的感覺。剛從正規的佛學院教學方式:逐部經論詳細解讀,跳脫到研所這種「鳥瞰藏經」的研讀型態,實在大感吃不消,有幾位同學幾乎想打退堂鼓呢!是年的期末報告裡,曾坦率的對老師提出三點看法:

  一、一下子「鳥瞰」涉獵的部類繁多,加上學生本身對禪學名相生疏,總有摸不著邊際之感。

  二、「禪觀」本是要實際去體驗的,然而,課堂上指陳出的禪觀次第,不易和實際生活中的「行」相結合,而有上課如是聽,下了課束之高閣之虞。

  三、禪修的基本條件是:息諸緣務、獨一靜處、專精思維……等。但現代僧侶「人間性」太濃厚,離禪戒合一的時代是太遙遠了,更加深了和「大藏禪要」的距離,同學們難能捉住心要,試問!除了上課和謄筆記,幾人去翻閱相關書籍?幸好老師沒被這番短視的話打散了信心,而繼續不辭辛勞的,以無比的誠懇、耐心、提攜、引領我們探索大藏禪要的精神。

  隨著春去秋來,歲次更替,到八十七年冬,我們在藏經的義海裡悠游,忽忽二年已過,在潛移默化中,所領略到的法味,不再只侷限於藏經裡禪觀的風光了。更有甚者的,是老師無形中散發出的身教、言教精神,修道本願的殷切叮嚀、鼓勵;對正法住世的使命感;佛教生態的憂患意識;以及濃厚的淑世襟抱。那份和佛教休戚與共的情操,提昇了我們的求學態度,引導我們在閱藏時,能以更宏博、更深遠、更廣闊、更明達的視野,去體認世尊及前輩祖師大德留下的智慧和悲願的遺產。這份心性上獲得的轉化和調練,我想才是一門課上下來最大的收穫。「大藏禪要」是老師多年來在教界和教學中所體驗的心得,學生若要將個人淺薄的修學見解,付諸文字以表達,唯恐不能闡述「藏要」課程之全貌。僅就二年以來研讀的內涵,作一系統性的歸納,以為心得。

貳、課程意趣

  一、綜觀經、論裡的禪修理論,無論大、小乘經論,都可用「止、觀」二字把修行理論含攝在內。本課程的意趣,即是要把散見在其他經文裡,對於啟發智慧,有幫助性、有建設性、可操作性的重要各禪觀理論,作一總理、整合的工作。

  二、搜索經論中禪觀理論,勾勒其思想異同。把佛法中重要典籍,如般若系經論、如來藏系經論、唯識系經論、或宗門不同經論、如禪、淨、密、律、天台、華嚴等諸經論,鳥噉整個經文的理論架構,擷取其修行理論的部分,把經與經、論與論的修行主張作一分析、比較,其差異性、層次性以及殊同特色就顯現出來,使我們能透過此一分析的工作,對經、論之間的修行理論和思想架構,得到梗概的了解。

  三、從對比差異中得到佛法修行全貌。可以說每一經論都把佛法全貌含攝進去,但每一經論的角度不一,有的從境、行、果或相、性、住探討行者身心活動;有的從信、解、行、證說明行法流程;有的從教、理、行、果描述法寶全体。由每部經的對比差異中看到佛法的全貌,有對比就產生聯繫,從其修行理論的差異中,又能看出整個佛法的修行輪廓,不離以止、觀作為修行的核心概念,使佛法修行中心思想得以貫穿統攝。

  四、禪觀知見的如實建立,有助於檢證禪法之流弊。經由禪要的提撥,修行理論架構的分析、比對,對佛法的禪觀思想,已有廣度和深度上的掌握,在日常行道中,可藉由此課程的學習所得,以經論之聖言量為依據,檢證禪法之真偽,防杜相似佛法之橫流,希冀能獲破邪顯正之效。

參、禪法分析

  一、大、小乘禪法內涵不同:透過幾部大、小乘經論的比對,可看出其根本不同處。小乘較著重在四禪八定過程的探討,有行行與慧行,各家也有不同見解和看法。行行之小乘禪定多只能遠離煩惱而不能斷除煩惱得究竟解脫。相對的,大乘禪觀透過科判式的解析,提綱契領的抓出要點,得知其最終趣入諸法空性,更符合佛法的終極目標。

  二、大乘三系禪觀各異:唯識(法相)的八識特性、三分、三性及分析修行五位的過程;性空者的緣起無自性空,推破諸法實有之說;真常唯心系的如來藏性與法界性的互動,洋洋灑灑的縱貫了大乘佛法的天空,更顯出大乘佛法的精彩。

  三、宗派禪觀主張不同:一向只認為禪宗才有禪觀,其實各宗禪觀思想是極豐盛的,如華嚴的法界觀、唯識的五重唯識觀、天台的三諦三觀、一念三千、淨土的念佛三昧、密宗的大手印……等,在百花爭妍、百家爭鳴中,也為禪法留下極珍貴浩瀚的典籍,作為後世修行理路的抉擇。

  四、禪觀思想的探討:禪觀思想不離止、觀,定、慧的問題,乃至不論大小乘、流派、宗門所有的禪觀思想,必定匯歸到止觀、定慧的思擇上,因其為修行理論的中心問題。這方面在老師帶領下,探討極細密且豐富,並舉經證,層層剖析:如(1)止觀諸義釋義(2)相應義與相攝(3)他力與自力義(4)入觀心念之特質(5)佛性與法性契入差異(6)縱向契入與橫向契入(7)止觀淺深(8)止觀作用心之種類(9)止觀單雙運(10)止觀所緣等。可以說囊括了有關禪觀的各類問題,有助於我們在讀經或讀論或修行時,更容易看出心要。

肆、禪法歸趣

  小乘禪觀立論的根源,不外在蘊、處、界三科上作如實觀察,透過法門修行而體察苦、空、 無常、無我,達到厭、離欲、滅盡的最終目標。大乘禪觀立論的根源,和修行止、觀所要達到的目標,即建立在一切法本空的覺性立場。所有修行的基準點,最終即是要契入法性,修行若不以此為基礎而出發,則不能談修行。華嚴的事事無礙、天台的法界互具、禪宗的自性清淨心、圓覺的以幻修幻……各家各派依各個角度、概念、認知的不同,雖有思想演繹上的差異,但其法性空的本質是不變的。在有情數說佛性,在無情數說法界性,在修行的現前身心世界中,往往是佛性與法界性相互交融、運作、以達到修觀目的。中觀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修習禪觀更是要通透法性,善識根性,善擇法門,對於所緣境、契入的路徑、所起觀慧、修證體驗,能有系統的,深入的了解,都將有助於修觀的悟入空性。譬如是以法性為修行的契入點,面對一切境而觀當體即空;或是從心性(佛性)溯源,找到清淨的如來藏性。這些能觀心與所觀境的情境交融或寂然泯除,若能善識與善用,將有助於行者從聞所成慧到修所成慧。

伍、結論

  以上僅就二年中修學大藏禪要的內容、就學僧個人見解,稍作簡介。若要詳加敘述,恐怕所引論證、所畫圖表、將佔了甚大篇幅,而還不能含蓋盡竟呢?為避免照抄古籍、汎論常談,故約略的、綱要式的表達個人課程學習所得。從歷史面來說、禪法的經論極多,可見、可談的內容極為豐富,學者研究,發諸文字、寄以論義的,時有所聞,才能為後世留下可供參考的文化遺產。從修證上來說,禪修又是自心體驗的內容,是「說是一物即不中」的,也是一切知識,理論所難能引之入勝的境地。從法的傳承面來說,不只是文字、典籍的傳續(如六祖壇經……等),更可貴的是禪者獨宗又獨得的心法之傳承和延續(如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現代社會,宗教自由的理念下,只要有獨到心得的,即可昂然出現,教以禪修,即可稱禪師、心靈導師等。另一方面身為文字研究的學者也加入禪的探討,似乎禪的境界是可見可對的。這些現象令我思及天台智者大師的感歎:「末代相承、說法教授、自不修禪、既無內道,出言即便破人修定……世人顛倒、實可哀哉。」《次第禪門》卷五。

  社會上多元化的禪修團体,使人眼花撩亂、莫衷一是;僧團生活的濃厚人間屬性、繁華的道風,又使僧伽缺乏養成聖胎的空間與時間;佛法研究的勃興雖有助佛教的弘大,但義學太過又有偏重之失。當此之時機,見老師大力提倡禪學與禪修,而我們又有此因緣福報,聆聽並學習關於禪法的思想,不得不欽佩老師前瞻的眼光,和導正風氣的氣魄及擔當。若佛門中人人有此共識,定能使禪學再次的振衰起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