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3
卻故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大藏禪要心得報告



【大藏禪要心得】
大藏禪要心得感言
※ 作者: 釋常能 - 慈明佛學研究所

 

壹、前言

  本學期將近尾聲,「大藏禪要」這門課程亦跟著即將結束。三個學期,一年半的課程,最明顯的收穫,是收集了各個經、論中有關於各家禪法的資料。課程將要結束了,在整理這些資料時,不禁有點沾沾自喜坐擁寶山。因為這些資料都是老師出家十幾年來,飽讀經、論、配合實修,辛苦累積來的智慧結晶,而我們却只要靜靜的坐在課堂上,就能得到這些寶貴的經驗與資料,由衷覺得自己實在太幸運了。  
  在佛學院中,只知道一些基本的靜坐方法,如數息、稱念佛號等來攝心,讓這顆心猿意馬的心,專注一處。勉強來說這只是著重在止的部分,至於觀的部分則是懵懵懂懂,完全沒有正確的概念,幸好在研究所研讀了「大藏禪要」才確實瞭解到自己真是坐井觀天,以狹隘的思惟模式、揣測,不知佛法大海俯拾皆學問。

  回顧三個學期以來,讓我學到很多,課程一開始,老師就先將本課程的意趣作簡短的介紹:

 1.綜觀禪法,無論大、小乘經論,都可以用「止、觀」二字把修行理論含攝在內。本課程的目的,即是將散見於其他經論裡,對於能啟發智慧、有幫助性、建設性、重要性各禪觀中心思想提出,作一統理、整合的工作。

 2.鳥瞰有關禪觀的經論,擷取其修行理論,把佛法中重要典籍,如金剛經、楞嚴經、淨土五經、中觀、唯識、華嚴、起信論等,鳥瞰整個經文的理論架構,截取其修行理論的部分,把每一部經的修行理論做一分析、比較,其差異性和層次性就顯現出來。這樣我們對每部經或經與經、經與論之間的修行理論及其思想架構才能有一梗概的理解。老師這番說明,為「大藏禪要」這門課程揭開了精彩的禪觀修行方法的序幕,並推及修行者應選擇其中較契合自己根性的禪法,做為自己法門修行的入手處。

貳、小乘經論禪觀分析

  在「大藏禪要」的課程中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從小乘禪法中幾部最具有代表性的經、論做探討:如《俱舍論》、《阿含經》、《釋禪波羅密》、《清淨道論》、《解脫道論》、《成實論》、《瑜伽師地論》等等,其中與禪定有關的幾品,抽取出來做更進一步的架構分析、比對。以下提出五點作為說明:

 1.定體:

  《俱舍論》:三摩地、善心一境性。

  《阿含經》:善心得。

  《釋禪波羅蜜》:三摩提數-「繫緣止」、定法持心「制心止」、色心本空-「體真止」

  《清淨道論》:善心一境性。

  《解脫道論》:清淨心、正真住不亂。

  《成實論》:與心不異-體;心住一處-相。

  《瑜伽師地論》:善等引、善心一境性。

 2.禪支:尋伺等十八支合和成行,禪定主體如眾成軍。除了《清淨道論》、《解脫道論》是十三支外,其餘各家皆主張是十八支。

 3.根本定:四禪、四定。各家均以四禪四定為根本定,只是在特質叙述中有些許不同。

 4.定功德:依定所起諸功德,如四無量心、八解脫、八勝處、十不淨觀、十遍處、十隨念、……等。並對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等諸定作比對。

 5.定資糧:清淨尸羅、三慧、淨身器三因、頭陀行、二十五方便……等。此是修禪定前的預備功夫,各家雖有出入,但都有共通之點-持戒,如《俱舍論》中的清淨尸羅;《阿含經》中的戒律儀、清淨持戒、頭陀支等。倘若修禪定前沒有這些事前的準備功夫,在修禪定之中是很容易出問題的,所以定資糧是修禪者不能忽略的重要部分。

 6.禪定在各家的定位:

  1《俱舍論》:以禪定為解脫道的助緣-「定品」。
­
  2《成實論》:以四諦為全論架構,禪定屬其中之道諦部份。

  3《釋禪波羅密》:修行解脫二門「二行」:行行-由定而解脫;慧行-由觀真理而解脫。

  4《瑜伽師地論》:將禪定視為修道中十七地基本的路程,由這基本的「有漏」禪定再開展無漏智慧。

  5《解脫道論》:以三學為全論架構,禪定於「定學」中明之。

  如以上各家的說明與分析,看出禪定在各家的地位,開悟〈解脫〉畢竟還是要有智慧,但是禪定也是不可或缺的。禪定和智慧是二而一,不可分,沒有禪定,智慧無從發起;沒有智慧,禪定仍在有漏中。

  經過老師的指導,從此對小乘禪法有了初步性的瞭解,對以上幾部小乘最具代表的經論之禪定架構、分類,它們的共同點、著重點、差別處,各家的特色之掌握,將可作為修習禪定者的參考。

參、大乘經論禪觀分析

  第二階段是大乘禪法部分,以「唯識」、「中觀」、「天台」、「淨土」、《起信論》、《楞嚴經》、《圓覺經》、「念佛三昧」、「一行三昧」、「夢幻三昧」、禪宗的「參話頭」、「默照禪」、「永嘉禪」等作為大乘禪法探討的對象。在以上眾多經、論中,學僧僅以契合自己並感到相應的部分做概略式說明:

 一、夢幻觀: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因聞《金剛經》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當下開悟,使得《金剛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甚至讓許多中國修行者終其一生奉持《金剛經》,可想見此經受歡迎的程度。就學僧來說,《金剛經》亦是自己每天誦持的經典之一,對自己幫助也最多,每當遇到挫折或不如意時,就會想起「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以這四句偈,提起自己的正念;並且從法義中去體會煩惱的無常、非實有性,來破除煩惱的執著。深刻的感受到:世間的一切是如此地虛幻不實,時間、空間不斷的在變化當中,人的意念亦是剎那、剎那生滅;人生短短幾十年,一眨眼即過,無常一到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得、失之間有什麼好計較的。這樣提醒自己,煩惱隨之消除。因此,對老師發現、闡明的「夢幻觀」倍感親切。

  課程中老師特別提出以大乘三系的經論、禪宗、密宗典籍來對夢幻觀做本質的說明。在此不加說明,謹提出夢幻觀與現實生命境界同樣具有幾個特質:

  第一、它在生命中是存有的。
  第二、在存有的當下,它卻是虛假不真實的。
  第三、它同時具有實有與虛假不實的可變性。

  所以說夢幻是一種非常容易讓我們理解空性的譬喻,它在生命境界的非實 有,可以表現空的部分,它的非不有性可以表現假觀的部分;而從它既非實有 又非不有的特質,可以代表中道的立場。空性就在我們現前當下,而且就在夢幻這麼一個虛幻、若有若無的譬喻中展現出來,就看我們依何種禪法、理論去切入了。

 二、默照禪:

  此次老師也講了幾個禪宗法門,如大慧宗皋派下的高峰原妙禪師的參話頭;正覺宏智禪師的默照禪;永嘉大師的永嘉禪法…等等,都非常有啟發性。在這之前,從來不知道禪宗入手處也有諸多不同,總以為都是丟句話頭給你,如「念佛是誰?」「狗子有佛性無?」然後你就是在那兒坐破蒲團,慢慢參!經過老師的講授,才知道祖師大德們實在太了不起了,先不說所修所證的境界,光是看那文章的意境,如:

  默照銘:「默默忘言,昭昭現前,鑒時廓爾,體處靈然,靈然獨照,照中還妙,露月星河,雪松雲嶠,晦而彌明,隱而愈顯,鶴夢煙寒、水含秋遠,浩劫空空、相與雷同…」。

  又如:「淨淨而明明而通,便能順應還來對事,事事無礙,飄飄出岫雲,濯濯流澗月,一切處光明神變…」不但詞藻優美,意境更深,在在透露出開悟者的內證功夫。

  默照禪的禪法,是在體達諸法本是自性,塵塵剁剎彼此無異,自他無別,自在無礙,然而在初用功時,默照萬象,其絕塵去境,亡像無礙之功夫,仍有述及萬象為幻夢之意,謂修行之功夫即在淨除所緣取虛幻之習境。行者修行當下不離前塵萬象,於觸境、塵之時,須了達此塵境即如鏡像、水月,了無實體。

 三、永嘉禪:

  永嘉禪是老師大力推介的禪法:(1)其理路清晰、層次分明;(2)生活中可融成一片;(3)易修易入;(4)以修定故,身心皆利益。

  永嘉禪法以現前一切色心都是我們心性的本質、清淨的覺性,所以永嘉大師在〈理事不二章〉裡,有所謂:「物像無邊,般若無際者,以其法性本真,了達成智故也,譬夫行由通徑,則萬里可期,如其觸物衝渠,則終朝域內,以其不知物有無形之畔,……今之色相紛紜,窮之則無相,音聲吼喚,究之則無言,迷之則謂有形聲,悟之則知其闃寂…。」故了達塵智不二,一切境界當下,就是我們清淨的智慧。

 四、參話頭:

  參話頭的禪法又不一樣了,它是讓行者提起話頭,激起疑情,形成疑團,將全部身心都投注進去,行、住、坐、臥都在參,絲絲入扣,綿綿密密,水潑不進,風吹不入,推動增長觀照力去尋找答案,方能工夫成片。一但疑團不見了,山河大地平沈,無限的虛空粉碎了,沒有生也沒有滅,此時發現以前的煩惱執著,因為本地風光的心境,會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

  以上幾種禪法,在經過老師的解說、分析中可看出,其實禪觀淺深次第與境界,層次非常多,而且很細微與複雜,老師只是列舉幾個來做具體的說明與比較,讓我們能够瞭解到各宗對於法的悟解,和用功處以及修行的契入點不同,而有層次淺深的不同,這是老師所要特別強調的,也是我們在選擇禪法時,需要考量的因素,才不會人云亦云。

肆、禪觀思想:心性與法性契入的特質

  禪觀思想這部分,可算是「大藏禪要」課程中最精彩的壓軸戲,老師將其分為十個主題來探討(1)止觀諸義釋義(2)相應義與相攝(3)他力與自力義(4)入觀心念之特質(5)佛性與法性契入異差(6)縱向契入與橫向契入(7)止觀淺深(8)止觀作用心之種類(9)止觀單雙運(10)止觀所緣。而末學選擇較關切的「佛性與法性契入」來簡述,因為佛法的重點在於探究人的心性問題,心性問題的核心就在於心與法之關係,所有修行解脫道,止觀理論,都是架構在心識上而推展開的,如何將心性的修行與法性結合,這又關係到止觀修行的契入點。老師引用龍樹菩薩和宗密大師之《圓覺經略疏》,法性(法界性)非情數、情器交徹心境不分,和佛性「如來藏」有情數、諸佛衆生清淨本源心體,來說明不同的契入途徑。

 1.從法性契入的特質:

  面對一切法,從法之各各自相而認識到五蘊(陰)、入、界等當下就是空性,而直下體悟到一切法本來清淨。以此立場引經文證明「唯識」、「中觀」是從法性契入的;還有《般若經》,當下五蘊皆空的實相般若;乃至《圓覺經》中之觀一切法如幻(經中之一部分);「默照」、「永嘉」等禪法:觀一切法,境、智相待,由智而觀境空等的諸多例證,說明它們都以法界性為契入點。它們的共同點是:必須先面對一切山河大地,再把它轉換,不管它轉成唯識立場,或轉成如夢幻大地,或是轉成般若性空也好,都是要面對一切境,再把一切法性看成平等的立場。也就是說,以現前身心世界的一切萬法、山河大地為境界而修行入觀,都可說是以法界性為契入點。

 2.從心性溯源的特質:

  脫離意識所對根塵、山河大地,直探心性深處,從意識溯源到賴耶→如來藏→還原到無明風動的源頭;也就是說對宇宙萬法緣起的觀察點,是由無明→賴耶→六根,因為六根的關係,使得法界性或如來藏,轉成山河大地。此中無明、賴耶、佔著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六根更是直接的面對山河大地。這樣的契入方式有--

  A、參話頭-放下心意識,六根不用。

  B、《楞嚴經》-反聞聞自性,一解六結。(從解除根的作用下手,而非轉換境界)。

  C、部分念佛三昧:如:

   a、參究念佛:念佛參。參「誰-念-南-無-阿-彌-陀-佛」,「誰念」就是一種參。

   b、體究念佛:南∼無∼阿∼彌∼陀∼佛。看著念佛的念頭來源,如--永嘉禪,看著心一樣。體究念佛與一行三昧有些相同。都趨向一心、無念、念佛的時候,知道所念的佛無相,能念的心亦無相。

   ○所念佛無相-能念都歸攝到心性寂靜。

   ○能念心亦無相-所念

  總之,從心性契入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去轉變、不去觀察外在的山河大地相,而只是單獨的對根,溯心的源頭去觀察。

  針對修行止觀的契入點,說明法界性(法性)與如來藏(佛性),修行時相互運作的可行性與差別性,這是末學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在老師的創發解析下,讓學僧們又多了一層思考空間,也幫助我們釐清對契入途徑的思考。

伍、總結

  以上是這三個學期來「大藏禪要」課程中的一小部分,僅作重點式的回顧,老師教授的內容非常寬廣,但礙於末學筆拙,及個人的喜好,只能走筆至此。從剛開始的摸不著邊,到後來的漸入佳境,最明顯的收穫歸納為以下幾點:

 1.因上了「大藏禪要」擴展末學對禪法的視野。

 2.加强了對經、論中各家禪法的認識與瞭解,(止觀的特質、契入點的差異、淺深次第和所緣境…等等,重要的禪修理念)。

 3.以禪觀思想為指引,增進解讀經論的能力。

 4.解讀經論時能以經論作為所依的思考理則,並能對經論架構作宏觀比對。

 5.不間斷的學習,以長養智慧;配合禪修的實踐,以累積資糧。

  末學的幾點淺見,倘若有不足之處,請老師見諒與指正。對於老師在課業上的教導,以及道業上的鼓勵與教誨,仍是萬分的感恩與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