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3
夾縫中求成長 走過來時路



【禪七心得】
第七屆禪七心得
※ 作者: 釋妙元 - 慈光禪學院

 

  生命中第二次的四十九天禪七已落幕,回想這四十九天,好似夢一般瞥然而過。

  禪七開始前,猶豫著是否要更換法門,雖然上屆禪七用永嘉禪法已漸熟悉,但因自己坐姿及氣脈的關係,坐時肩背會酸痛,所以總得先以強大的寂寂力量讓身心輕安,然後才敢在惺惺上著力,所以總覺得力道稍弱了些,且常常會因寂寂的力量太強而昏沈。而對於參話頭這一方法,幾年前看過來果禪師及虛雲老和尚的開示錄,就有一股好奇心及好感,只是對於如何下手並不清楚,上了一學期的高峰禪要,經過院長的講解,這股想去試驗的心更強烈,然對於學習了幾年而未能有長時間好好體會的永嘉禪法,還有一股難捨之情,所以上屆禪七,仍用永嘉禪法,希望能利用四十九天好再體會、體會。

  由於寒假期間的忙亂,身心的疲憊一直延續到第一期禪七,沒上坐前疲憊感就已然包圍身心,上了禪凳,法門還沒提起,就已入了睡眠三昧,所以在大昏沈了約五、六天之後,毅然決定改用參話頭,因為怕再用永嘉禪法,一下子沒有掌握好,會續繼再昏沈好一陣子。

  剛開始用參話頭,其實還掌握不到什麼是疑情,雖然祖師總是說參話頭不是「念」話頭,可是初入手,還得利用提話頭這一念來帶動疑情,所以,一開始,念話頭的時間多過疑情持續的時間,慢慢的,彼消此長,只要偶爾提念話頭即可,不過,由於不夠純熟,又平常不夠攝心,妄想較以前用永嘉禪法時多很多,感覺上,從第四期到第六期,自己都是渾渾噩噩的,對身心狀況的掌握似乎沒有永嘉禪法看念頭時來的清楚。

  從身體的感覺來說,永嘉禪法很平和,只要輕安的感覺一產生,肩、背氣脈不順的疼痛感即刻消失,而下坐時整個身體的感覺很柔和;參話頭在用上力時,亦不會注意到肩背的疼痛,隱然有一股力道持身,但一開靜,身體的感覺不似用永嘉禪法時柔軟,可以說永嘉禪法與參話頭是一柔一剛(剛而非僵硬);又參話頭,一開始時,由於話頭提得猛,常常頭會脹脹的,慢慢熟悉後,提較很鬆緩,頭脹的情形就很少產生。

  這一屆的禪七,自己不夠精進,工夫也不得力,所以也沒有什麼體會,只能在院長的最低標準──平平安安──下,勉勉強強度過了四十九天。雖然,知道自己非根器,方法也不得力,但卻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凡是走過的,必然留下足跡;沒有這四十九天的起步,也不可能有往後上路的可能。

  禪七雖然結束了,但心裡深知修行是條漫長的路,工夫不能隨著禪七結束而停止,願自己平日能在法門上多用心,以累積下屆禪七的資糧,希望下次禪七能走得較順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