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4
往生極樂淨土與建設人間淨土 休歇萬象──略窺「默照禪」



【台灣佛教淨土現況】
圓光佛學院淨土課程現況及省思--旁及福嚴及慈光禪學院
※ 作者: 性儀法師 - 圓光佛學院

 

壹、溯源以正本—淨土思想的源流及現況

  一聞淨土,就不期然地會和彌陀經與念佛串連,一提到現況,又必然地會發現現今臺灣佛教呈顯著多元化的思想與修持法,兼容並存地傳揚著藏傳佛教、南傳禪法和漢傳的禪宗與淨土,又兼帶著戒律與人間佛教的實踐,而這些思想的烙印與呈現,都其來有自,以實際而言,這關係著三方面:

   一、所承繼的思想
   二、政治經濟文化的時代背景。
   三、現今社會人心的狀況。

  遠因者,受歷代佛教各宗思想發展的盛衰及人才多寡而影響,乃至承繼了民初大陸佛教的思想;近因者,受近四十年來思想、人才及社會的狀況及走向而決定了淨土與禪等各宗思想的盛衰與弘揚方式。以上三方面實是相輔相成的,佛法不外是要面對眾生、解決眾生的煩惱問題,所以勢必無法離世而獨存,必隨著世間的時、地、人等因緣而呈顯不同面貌。因此正本溯源只為抉擇如何隨緣而不變、不變而隨緣。

  如果就淨土的本源思想探討,可知淨土是大乘佛法的精華,諸大乘經論都說明十方世界有無量恆沙諸佛,各於其佛國淨土教化眾生,因此強調眾生心淨則國土淨。只因關於彌陀佛的經典最多,西方淨土極樂世界之依正莊嚴常在經論中提到,可證明彌陀淨土自古以來就被選為諸佛淨土的代表。淨土思想主要所依三經為:釋迦佛於耆闍崛山所說之《無量壽經》、王舍城說《觀無量壽經》、祇樹給孤獨園說《阿彌陀經》。從印度以來,彌陀淨土就特別盛行。龍樹之《十住毗婆沙論》,堅慧之《究竟一乘寶性論》,世親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等皆表明有願生淨土之意向等等。

  淨土經典最早傳譯到中國的是於西元一七九年譯出的《般舟三昧經》,廬山慧遠大師依此經之專念法行持,得見阿彌陀佛,又結蓮社念佛而開展中國修持彌陀淨土法門的先峰,中國淨土宗的主流到此成立。淨土念佛思想歷代不衰,直到民初大陸佛教繼續發展有兩大主流就是禪宗與淨土,除楊仁山居士之大力提倡念佛,印光大師主張淨土法門為佛出世之本懷,致力社會救濟事業,各地僧俗漸次興起結社念佛之風外,在民初四大師中,印光大師及弘一大師都是修持淨土念佛法門,虛雲和尚是禪門成就者。

  政府遷臺後,淨土得在臺延續發展。承接著大陸佛教而發展的臺灣佛教雖然已偏重發揚人間佛教,但仍可見禪法與淨土修持的盛行,以淨土而言,近四十年許多法師、居士都專弘淨土法門頗具顯著成效。有的以儒學為先,強調敦倫盡分,有的完全以《彌陀經》為主,強調一心不亂、持名念佛,有的著重《無量壽經》為主,強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並提倡淨業三福,有的以教宗般若,有的闡揚唯識思想,有的發揚戒律,但都行在淨土,雖所重不同,但目標皆一致,就是:以念佛為行門,積聚福慧,清淨三業,求生淨土。對於念佛法門的倡導功不可沒,也都是教界的一股清流。

  然而若依淨土所依的主要三經一論所說,如何求生淨土呢?以義理引導行持,以呈顯探討義理之根本思想與行門修持實乃不可偏廢。在現今安定的環境中,淨土法門的弘揚,可再加強淨土義理的深觀及輔行。

貳、佛學院興辦的歷史背景及使命

  除了寺院及各種修學團體,另一種佛學義解及行持的僧團就是佛學院,佛學院的興辦也有其因緣,在民初時期辦學乃為了避免被政府征收廟產興學,因此連合各寺院共同辦佛學院以維護寺產並提高學佛青年(僧俗皆有)的佛學素養,民國之後至對日抗戰時期各寺辦佛學院則為培育僧才為主,大陸內亂,僧青年紛紛遷臺,三十七年中壢圓光寺辦了臺灣佛學院則以安住大陸僧青年並講學為主,雖只半年即結束,然依據文獻所載可知人才濟濟,對日後臺灣佛教的影響還不小。

  今圓光佛學院的前身即是臺灣佛學院,學院規模較大,辦學的理念就是期望透過叢林的出坡作務及生活制度,陶練出能吃苦耐勞、定慧雙修,弘宗演教的僧才,因此佛學院的課程安排是深入義解與法門行持並重的,也未偏重於某一宗派的思想,不過唯識、天台、禪與淨土是較固定的課程。從整個中國佛教,臺彎佛教的發展而論,雖然有其時代文化背景、環境變遷以及人才盛衰等因素,然從解脫道的立場來看,禪觀與念佛及了解心意識造作的修持法都是長養定慧力,也是最直接處理人心的不安與躁動以及人性欲望及煩惱的問題,尤其若是社會不安、時局動亂、戰亂瀕臨,解脫心將更切,此外因入門的教理及修持法也都不算難,且修持的目標也算明確,就是求生淨土(彌勒或彌陀)或「開悟—明心見性」,所以容易普遍地被用來做為修心、練心的方法,以得現前當下或未來的離苦得樂。

  依上所敘述的,今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下,得以依著深入義解與行持並重的這個理念安排課程,以下將介紹佛學院的淨土課程內容及淨土經論的主要思想及省思。

參、佛學院的淨土課程思想現況

 一、學院修學者的特色──年紀較輕、全心投入、團體生活的淬練

  圓光佛學院的主體有高中部三班、大學部四班,另有禪修部、律儀班及研究所,於民國七十年創辦,原先為三年一招,有初級部及高級部各一班,於七十九年起每年一招。共約有三百位學生,是個大團體。

  在佛學院學習佛法的同學基本上有三個特色:

  (一)、年紀較輕:大約都在二十四至三十五歲間,是屬於較年輕的一輩,對於佛法的渴求熱切,正值人生的黃金歲月,學習意願高、學習的成效也較好。

  (二)、全心投入:出家僧眾為深入義理,全心投入,在家同學也都是全心放下世俗的事業或學業,而來接受專業的佛法薰陶,在佛學義理及法門修持下一番功夫,只因體驗佛法的殊勝。

  (三)、接受大團體生活的調練,隨眾作息,去除個人無明習性及壞習慣並養成尊大眾、敬上座的無私性格,培養服務大眾、培德修福的善性,因人事的磨練而練就開闊的心胸,自我的主觀成見及執見容易蕩除,也易體會何以佛法就在行住坐臥及人我應對中。

 二、學院近十年的淨土課程內容分析

  (一)、淨土課程安排的學部、年級及目標為輔

  學院主要的淨土課程固定地排在高三、大一及研二,另外有關淨土思想的是高三的《八宗綱要》,會概略介紹淨土宗,大四的經論導讀研究也有淨土宗的經論探討。課程目標如下:

  高三:認識西方極樂淨土的殊勝及淨土法門修持的簡易處,發起信心而行持名念佛法。

  大一:了解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所發的四十八大願及認知大乘淨土精神,首先即是發菩提心,並修諸功德迴向。

  大四:研究《釋淨土群疑論》為主,了解淨土的諸多疑問及解答。確立對淨土的信心。

  研二:全面性探究淨土主要所依的三經一論及《中國淨土教理史》,掌握淨土法門的緣起、根本精神、念佛三昧及觀佛三昧的修持法,不廢世出世間福,了知眾生根、彌陀願,自力配合他力方能成就莊嚴的國土。

  (二)、所用教材及主要思想

  1、高三的淨土學課程—《彌陀要解》為主、《安樂集》

  一般以明末藕益大師的《彌陀要解》為主,強調的思想有以下幾個:「著重信、願、行」、「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則視念佛之多寡」、「以持名念佛為主」、「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藕益大師倡禪、教、律三學一源之說,又以此三學不外於念佛一門,對於念佛有最廣義的解釋;有念他佛,念自佛,念自他佛三種,於《靈峰宗論.第四》示念佛三昧說:「念佛三昧名寶王三昧,三昧中之王也。凡偏圓權實之種種三昧,無不從此三昧中流出,亦無不還歸此三昧,門,誠為至圓頓之要旨,亦為三根普利之巧方便也。」

  此外,師以最廣義解釋念佛,唱道一切佛法皆歸結於念佛;其中以阿彌陀經之執持名號為至簡易,至奇特之法門。此法普被上、中、下三根,又攝事理,與不可思議之巧方便。在《宗論.第四》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四土說:

  「欲速脫輪迴之苦者,莫如持名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欲決定生極樂世界者,莫如以信為前導,以願為後鞭。若能信決、願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若信不真,願不猛,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

  又主張執持者主要是執持不忘之義,憶持名號暫不忘捨,至一心不亂,為執持名號之義。其中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而憶持,是理持,不知而憶持名為事持。

  由上述可知,信願為淨土之基,行持為輔,而強調持名念佛有事持、理持,但依根性而持亦得契入。因此課程之餘也規定同學念佛、拜佛的日課,所以平日所見,拿念珠念佛、在殿堂禮佛的同學亦不在少數,所謂「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若能於行住坐臥、二六時中提著佛號不放、也可以達到念佛三昧的。

  福嚴佛學院初級部及慈光禪學院高中部也都是以此教材為講授內容,可知《彌陀要解》思想極被肯定又適合初學者,然深者亦可見其深。

  另外也曾開過一年道綽所著的《安樂集》,主要內容強調「末法時期,眾生須依稱念佛名方能得救」。將佛陀一代時教分判為聖道、淨土二門,以淨土門乃相應於末法之鈍根眾生,故提倡念佛法門,勸人以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後世日本將佛教分為聖道門與淨土門之風氣,即由本書創始。其時代因緣乃因正逢北周武帝排佛事件,當時我國佛教之末法思想非常普遍,佛教之存續問題,已形成一種危機。當時又有三論宗諸師,以淨土往生之說為有相之見,注釋攝大乘論之諸家並認為念佛為「別時意」,諸多排斥淨土法門,故道綽於此書中亦多有論辯。

  又依據大集經之五個五百年說,主張當時為第四個五百年,眾生必須依靠稱念佛名方能得救,遂極力提倡念佛法門。

  由《安樂集》可知,持名念佛求生淨土乃因時代背景及末法思想所致。

  2、大一的淨土課程—《無量壽經》為主

  所使用教材則因教師而異,曾開過藕益大師的《淨土十要》中的《彌陀要解》、《西齋淨土詩》及《念佛三昧寶王論》,另有《無量壽經》(康僧會所譯)及《無量壽清淨莊嚴平等覺經》(黃念祖居士所彙集),以下介紹:

  《念佛三昧寶王論》:唐、飛錫以念佛三昧為諸禪三昧中之寶王,遂倡導萬善同歸、三世通修之念佛。內分三大門,即:念未來佛、念現在佛、通念三世無不是佛等,其次再細分為二十門,如: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門、無善可擇無惡可棄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門、無心念佛理事雙修門等。本書所廣為援引之經論包括:觀無量壽經、法華經、大品般若經、大寶積經、大集經、十住毘婆沙論、大乘起信論、安樂集等。但學習的同學似乎對這部論興趣不大。

  《無量壽經》詳述法藏比丘在因地修行時所發之四十八願,以致果地圓滿成佛,莊嚴國土,攝受十方念佛眾生,並載明三輩往生之條件

  《無量壽清淨莊嚴平等覺經》是綜合各《無量壽經》的譯本加以增減潤飾另成一本,主要內容相同也易讀,但此作法有一些諍議,此處不論。

  3、研二淨土課程—三經一論及《中國淨土教理史》為主

  內容則以研討淨土三經一論及《中國淨土教理史》為主,三經為《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一論為世親菩薩的《往生論》,三經主要內容談的是:欲生西方極樂國土之眾生所必修之淨業正因,並以十六觀法諦觀阿彌陀佛之身相及極樂淨土相,又釋九品往生之因果;彌陀佛的本願力及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三輩九品往生之條件。能透過主要經論並配合教理史探討流傳到中國後的思想歷史的演變,是較能掌握淨土的根本理念及修持方法的。以下則介紹觀經、往生論的內容及殊勝義。

  佛陀演說每一部經都有其因緣,如《觀無量壽佛經》的四個因緣為:

  1、厭苦緣,謂韋提希遭幽閉,厭世間苦,佛遂為說此經之緣起。
  2、欣淨緣,謂韋提希遭苦惱,因而欣求安樂清淨處,得佛為說此經之因緣。
  3、散善顯行緣,謂佛為說修十六觀之後三觀的三福、九品等散善(顯行),得以往生淨土之緣。
  4、定善示觀緣,謂佛為說以十六觀之前十三觀之定善(觀門),得往生極樂世界之緣。

  主要內容:敘述佛陀應韋提希夫人所請,示現西方極樂淨土,並說修三福、十六觀為往生法。

  宗旨:唐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謂此經以觀佛三昧為宗,又以念佛三昧為宗。相對於淨影慧遠、嘉祥吉藏等諸師所立十六觀皆定善之說,而立十六觀之後三觀為九品之散善。又謂佛雖廣說定、散兩門之益,然佛意唯在專稱阿彌陀佛名號。於十六觀中,以第九阿彌陀佛真身觀為最重要之觀行,經題亦依之而立。

  觀經雖以觀佛、念佛為主,其本意則在於念佛。並謂稱名之行為正定業,乃五種正行之一;其餘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四者,則為助業,雖附隨於稱名,但並非往生之正因。〔觀經疏散善義〕

  《往生論》乃印度世親菩薩依《無量壽經》作願生偈,讚歎極樂淨土之莊嚴,闡說修習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等五念門,勸往生西方。修習五念門可得種種成就。曇鸞作《往生論註》,兼依龍樹之十住毘婆沙論明示難、易二道,他力、自力之別,主張依靠他力本願為五濁惡世中方便易行之道,始闡淨土立教之本義,並專重稱名念佛,以求生淨土。

  《中國淨土教理史》則從中國念佛思想起源談起,論及每個朝代的淨土流派、主張及行持法,最後至清末及民國初年的結社念佛的情況。慈光禪學研究所淨土課程就是教理史配合淨土造像與禪觀,探討淨土修持的本緣,觀佛的思想及修持,著重觀佛入三昧的探討。

  透過幾部經論的探討,往生淨土的主要思想可歸納為一句:「發菩提心、信佛深願、持戒修福、深觀念佛、讀誦經典、願生淨土,不昧因果。」但就修持法而言,善導等祖師都不勸令作觀,大都專重稱名念佛為主,何以故呢?如《往生禮讚偈》所答:「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麤,識颺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今日以稱名念佛為主的弘揚,在唐代的祖師已大力推薦主張了。但當時專弘淨土者仍以研究淨土經論為主,和今日稍不同。

肆、學院淨土課程思想之本質、特色及省思:

  透過以上的介紹,可概觀淨土之三經一論實已含括:修福、修觀(修定)、發心、發願、讀誦大乘經典(確立正見)、禮拜、奉持齋戒、深心、至誠心、迴向發願心修持。欲發揚此一法門,可深入探究理解其思想之本質及特色,溯其本源並依循歷史發展脈絡,而釐清思想在當代所扮演的角色,如此方能深契佛陀說法之本懷,也才能深入淺出並因時、因地、因根性而適當調整演教內容。以下分六點述說:

  一、佛陀說經之緣起及本懷--淨土三經各有不同的當機眾,須針對當機眾而契機契理,但本懷皆同,就為助眾生離苦得樂。

  二、掌握本懷深探及抉擇義理—發菩提心,正行、助行不可偏廢,福德智慧須雙修,以深解義理指導行持法門--依持佛號、佛像及佛願,佛身功德運心、修心、練心入三昧。

  三、適應時代環境因緣而開展、提倡不同的修持法

  四、透過行持入念佛三昧、觀佛三昧--能見佛聞法,決定得生淨土。不過,在行持法門的用功上,學院同學較弱,因為時間的分配偏重於義解,這部分需再加強。

  五、一切有相修持皆彙歸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金剛般若智--實相念佛得契入常寂光淨土。

  六、契合甚深見及般若智,而修持法確又有容易下手處。

  另外,今日學院能開出如此課程,同學能如此專心地學習,仍關涉到以下幾種狀況,這也是今日臺灣佛教的現況吧!

  一、血緣、法緣之故:臺灣淨土思想得以承接大陸佛教之思想及行門。

  二、社會之安定:因此教育水平提昇,各佛教寺院及團體又得以提供研究義解的環境。

  三、義解人才之養成:佛法深義得以持續弘揚。

  四、經濟之穩定:促使經濟生活不虞匱乏,有空閒並著重心靈資糧者,得以投入修法、護法衛教的行列。

伍、結論:

  透過以上課程內容的簡介及探討,可知淨土思想是甚深廣大的,甚深見才能起廣大行,著重發菩提心,發大願,為助眾生離苦得樂為本懷,又以念佛為具體可行的修持法,世出世間一切福德行皆不捨、難易淺深亦各應根機,才深切了知何以被讚譽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之法門。今佛學院內對於淨土思想及義理的探討,乃著重全面性的深觀,依此深觀而起的念佛行持,將不易落入執事廢理及偏重行持,但亦應識根機而定不同的教學法及修持法,以發揮淨土法門的效用,並兼顧行持以達解行並重。

  如果以時代承接修法而論,一般以持名念佛(乃至計數念)為主要修持,乃因承繼民初的念佛主張,也許民初乃因時代的動亂令人無心也無暇環境深入探討經論,而以急求解脫為主的心較切吧,本無可厚非,今日雖政局不穩定但社會還算安定,一般有心以淨土為一門深入之修持法者,則仍須盡力深入淨土經藏並配合事行,則將智慧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