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22

 

 

 

戒律之運用 禪修教育的展望
【兩岸僧伽教育交流座談會】  
 生活之調和 德山寺座談會 - >

 

寄中法師:
  德山寺向來對僧團發展問題非常關心,也曾參觀大陸的佛學院,非常想理解大陸佛教復甦的狀況,尤其是僧伽教育問題、出家同道們生活的種種情形。以目前台灣佛教的情形來說,雖源自中國大陸,但比較上是已經逐漸吸收了其他系統佛教的東西而有些不太一樣的地方。

印空法師:
  兩岸的僧伽,大家聚在一起來學習,是難得的機緣。雖然鄉音不通,但我們的道心、目標是一致的。非常感謝您們的熱情招待,就好像回到家裡一樣。我們來的目的是學習的,希望能介紹這裡生活各方面的情形。

寄中法師:
  請大陸法師先介紹江西尼眾佛學院及湖南佛學院的情形。

頓成法師:
  江西尼眾佛學院創辦於九四年春天,原為二年制,畢業了兩屆之後改為三年制,現有:基礎班三年、初級班三年、中級班三年。基礎班以沙彌尼為主,負責常住事務性工作;初級班的學生一般出家時間長、道心也好一點,主要是學教理和修行;中級班的學生以教理的深度學習為主,而且比較辛苦,除了自己當學生,還要在南昌、當地城市給居士講經,培養師資能力。高級班的學生人數比較少,因為大部份學生中級班畢業後,小廟裡的師長就要他們回去弘法了,大陸地大人多,佛學院栽培出來的學生就像種子一樣,一個回去就可以度一大幫的,所以大家都搶著要。所以除非是師長特別要培養的,或是自己覺得一定要學的,要不然很少能留下來讀的,因此還是以常住的學生比較容易培養。
  學院的生活是遵崇叢林制度,冬參夏學:夏天結夏安居,學戒、學教理;冬天打禪七,教你萬緣放下。一般打禪七不少於七個七,整個道場的師父都要進禪堂,一些基礎班不會用功夫的就搞搞飯菜、搞搞衛生,成就大家修行。古時候對修行很注重,因為我們出家人讀的經教再多,如果用不上功夫那也是沒用的。一個佛學院出來的學生,如果自己的妄想、煩惱解決不了,道心是很難保證的,所以我們老院長在常住非常困難的情形下,毅然決定蓋禪堂、掛鐘板。所以常住一切日常生活就是以禪堂鐘板為主,早課從禪堂排班出來,做完早課又進禪堂坐上十分鐘調一下身心。
  平時還安排大家出坡,因為我們按照百丈禪師所說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我們寺廟建在山上,公路上不了,吃的、用的都是大家用肩挑上山,還要種菜、砍柴,這對調整大家身心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也注重弘法利生的發心,像資助失學兒童,雖然我們單金很少,但如果貧困山區沒錢讀書的小朋友,一時還找不到居士認養,就由我們出家人自己解決。大陸佛教是這樣的:徒弟送來佛學院學得怎麼樣,首先看他傲慢心增加還是減少?是不是樣樣都拿得下?最後看他教理通不通達?所以我們在生活上調整比較多。考試制度也有各方面考核,不很注重考卷分數,而注重修行方面:看他能不能隨眾、有沒有道心、每樣事情能不能有始有終等等。
  大陸佛教的特點是祖師道場特別多,修行風格保存下來,這是與臺灣有些不一致的。

能淨法師:
  湖南佛學院成立的因緣,是在八十年代以前,湖南本身就有講習所,現在為了恢復中國佛教,培養佛教僧才而辦理湖南佛學院,並由我們開福寺承辦女眾部
。我們的學制是三年制的,現有一個班、四十個學生,女眾部學生的生活作息基本上跟常住一樣:早晚上殿、過堂、晚上六至七點跑一個小時的香。除佛學課程外,還有古漢語、書法、外語、史地等課程;並不定期的讓學生自己上臺演講以教學相長。

寄中法師:
  在德山寺我們以佛法為領導進行很多學習,但不敢也不願意立「學院」之名。我們的學生即常住眾,分兩學期,放寒暑假,早晚兩支香,夏天結夏。德山寺僧團學習的方針,很多地方都跟江西尼眾佛學院很像,但在臺灣這樣的經濟成果下是比較特別的,因為物質、供養太多,往往會侵蝕道心,所以德山寺在這方面很用心的堅持,也努力不向新文明靠近,避免新文明侵蝕道心,所以在德山寺沒有電腦,個人也不准使用影印機。因為修行需要長遠的學習,而學習的腳步非常艱難,調伏煩惱、身心淨化,都是不簡單的,所以不能太方便。德山寺對住眾的審核很嚴格,基本要三十五歲以下,最重要的是品行、行為和生活習慣的端正,這是做為未來修道訓練的本錢。
  德山寺長年講戒,講戒的方式是在經教法義的引導下,吻合生活需求,重視精神和實際的研修,如果跟時代因緣、生活狀況有不太吻合或方便受持的時候,就進行討論。德山寺沒有佛事,也不跟信徒應酬,但做諮商、心理輔導的工作卻很頻繁;而唯一的宗旨目標就是在體證、實踐佛法:引用每一個現前生活的材料和因緣,在佛法的轉化下,轉化成修行的資糧──這是我們的宗旨和下手處。如何讓生活轉換成修行?我們的根門如果關不住,修行是做不得主的,所以要透過根下作觀:我們的根門在觸對境界時,以要修行的這念心作意引發,在境界下即時把握,提起意念,專注在一個境上行。
  我們希望融會中國叢林下的修行方式,配合吸收新時代環境下的因緣,在新舊之間怎樣拿捏去取,這是德山寺目前進行的重要實驗跟摸索,實際上還有相當多的困難。不知大陸方面,如果學生學習發生困難時怎麼處理?

能淨法師:
  由班長先處理。主要的方式是以勸導為主,凡事多一分理解,少一分猜疑,累勸不改的還是要教育他。現在也不罰跪香了,重點是要他自己一定要能自己反省錯在那裡,在大殿向大眾懺悔。如果生病了,同學之間一定是要互相問病的,看病是第一福田,重點是要培養同道之間互相照顧的心情;而在學院的立場,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保障學生的安全。

頓成法師:
  一般擾亂大眾,無法安心學習的情形有幾種:
  1、身體病痛;
  2、同道之間小小摩擦;
  3、學習跟不上;
  4、剃度師父催他回去。這頻率還高一點。
  處理的方式是先由小組長、各班班主任(導師)一層層解決,基本上班主任都可以解決得了。一般來說基礎班出家時間短、問題多,出家五、六年的問題就少;所以基礎班調教得好,初級班就不辛苦,初級班的問題多是學習和用功上的問題。

印空法師:
  什麼辦法讓大家安心、不流動?

寄中法師:
  德山寺的流動性很少,主要是我們很嚴格,也很誠意。我們不隨便收住眾,首先要考核他的道心,因為修行不是混日子的,先決條件是要有學習的心,每個人都要認識到自己是凡夫,有很多錯誤與不足,而願意接受別人的勸告,退回看到自己的不足。我們很誠意的幫他看到不足,正面開導,在生活中運用佛法的觀念,陪著他面對自己,跟得很緊,煩惱也解決得很徹底、深刻。

頓成法師:
  臺灣地方小,卻有這麼多佛學院,不收外來的學生可以,我們那裡還在復興階段,佛學院少,人才缺乏,還是得積極培養人才。不過感覺上臺灣好像做學問、學術化的多。

寄中法師:
  我覺得臺灣比較需要的是實修的道場,現在什麼都很方便,就是困難修行,因為妄想多。我們希望回歸叢林修習的氣習,也吸收南傳的佛法,做比較符合佛法本意和實踐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