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22

 

 

 

打破格局與時代相應 律制融入學制
【兩岸僧伽教育交流心得感想】  
 從台灣佛教發展的經驗看大陸佛教的發展 賢度法師 - 華嚴專宗研究所 所長>

 

  自從一九八九年兩岸開放探親、交流以來,各種民間、官方、半官方的對話,交流與互動一直持續地在進行中,其中宗教的交流不僅頻繁,而且產生了許多提供經驗,互為學習的效果,兩岸的佛教都是如此。兩岸的佛教發展,自一九四九年台海隔絕以來,基本上已產生了彼此發展經驗不同的現實,各自有著一段截然分明的發展模式。

  台灣受日本統治五十年,佛教的發展在某個程度上具有日本佛教的色彩。日本佛教僧侶不重戒律,但卻注重文化,慈善與教育,因此!日本佛教好積極入世,成為亞洲佛教所要吸取的經驗。而太虛大師三渡東瀛,知道中國佛教要擺脫經懺、鬼神、無知的困境,只有積極入世,因此總結各方的經驗,而提出「人間佛教」的口號。但是隨著太虛大師在民國三十六年的圓寂,「人間佛教」的理念始終未能在承平時期落實。

  太虛大師的弟子之一慈航法師,一九四八年應中壢圓光寺方丈妙果法師之邀,來台主持台灣佛學院院務,以教育作為提升僧伽教育的第一步。雖然後來台灣佛學院只運作了半年,但他以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提出教育,慈善、文化為佛教的三大救命圈的構想。隨後一九四九年大陸僧侶相繼來台,長老級的法師如智光、南老、白聖、東初、證蓮等大多是大陸上著名寺院的住持或退院,甚至是弘化一方的高僧,在台初期雖備極艱辛,篳路藍縷地推動弘法工作,同時又將道場之收入捐資出來,興辦公益慈善事業,或興辦教育文化事業,例如東初法師提出「人生佛教」的口號,創辦「人生」佛教月刊,都表現出大陸來台法師積極入世的弘法理念。

  民國四十一年底的台南大仙寺首傳光復後的三壇大戒,主要目的是擺脫台灣僧侶過去不重戒律的陋習,之後每年傳戒一次,輪流由各寺舉辦,而奠定了僧侶戒律的傳統。同時以周宣德居士為首的主要有識之士,積極地在各大專院校成立佛教相關社團。民國四十六年,全台大專佛學社團「晨曦社」在台灣大學成立之後,陸續有中興、政大、師大等佛教社團的相繼成立。這樣的文化教育事業,為台灣佛教未來在質與量的提昇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直接、間接帶動了台灣佛教的蓬勃發展。

  當然,在教育上除了大專佛教社團如春筍般的成立之外,僧教育的佛學院從南到北也不斷設立,社會教育由僧伽早期所創立的工商職校,到現在的大學、研究所,都是辦教育的具體成果,例如曉雲法師的華梵大學、證嚴法師的慈濟大學、了中法師玄奘大學等都是。而慈善方面也不落人後,例如孤兒院、養老院、醫院精神病院等,而定期或不定期的貧病救濟、冬令救濟、急難救助等,都是各佛教道場不可或缺的一環。另外,在文化方面,從早期的佛教期刊、廣播弘法,電視弘法,到現在固定的衛星頻道弘法,在傳播正信的佛教信仰上,產生了巨大的成果。

  大陸佛教的發展似乎走得比台灣更坎坷,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所有宗教停止活動,直到一九七八年鄧小平上台,實施「改革開放」,宗教政策也才進一步落實,早期為了吸引觀光或作為樣板,開始整修一些寺院,也開始發回少部份寺院由僧侶自行管理。十多年來隨著大陸經濟的逐步的發展,加上兩岸交流的頻繁,佛教寺院恢復的程度加快,也允許台籍僧侶捐資重修大陸祖庭,這都為兩岸佛教的交流起了良好的互動。大陸個別的佛教道場,在經濟能力許可之下、也積極地辦僧伽教育,如北京法源寺的「中國佛學院」,廈門南菩陀寺的「閩南佛學院」等,但目前都還僅限於教授僧青年基本的佛教知識,或佛學共同科目,培養寺廟行政人材等,對於專宗弘法、傳教、甚至學術人材,則仍未見有較成熟的計劃,也許是限於教材、師資、經費等各方面的條件不足,尤其是現有宗派祖庭的道場僧眾,皆缺乏宗派傳統傳承,思想及宗門特有法門修持的訓練,這點是極待加強的。另外,也有些單位進而創辦屬於自己內部或對外公開的佛教期刊,而慈善事業也正積極的進行中。

  在佛教的發展上,台灣比大陸早走一步,經驗上也較為豐富,例如文化事業這項是台灣佛教蓬勃發展主要的催化劑,如長期不斷地印贈各種佛教經典,無遠弗屆地傳播出去,而這項經驗也正在大陸運用著。許多佛教教育基金會已在大陸幾省的定點,成立圖書館,舉辦佛學講座,提供正信的佛教經典及資金,由當地人負責,在大陸發行簡便字版,免費提供四眾或有心人士索取,據說已獲得相當的成果。
台灣佛教經驗的提出,一方面可以使得大陸佛教免掉許多不必要的摸索,也可以促進兩岸佛教良性的互動,當然,大陸佛教許多優點也值得台灣佛教借鏡。若兩岸能攜手為中國大乘佛教的弘揚分享經驗,也貢獻一已之力,才是中國佛教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