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24
台灣佛教之旅



【目錄】
※ 作者: 惠空法師 - 慈光禪學研究所 所長

 

  兩岸本同源,在佛教領域更如同一家,為了兩岸佛教共同發展,我們陸續舉辦了一些兩岸的活動,其中有「僧伽教育會議」及「禪學會議」,今年又增加「台灣當代佛教」系列。
  這次兩岸禪學研討會的探討主題為「圓頓與次第」,關於對「圓頓與次第」的意義與相關問題,已在論文集的序言裡提到,且大家對禪學會議的意義與風格,也有較多的認識,所以不再多談。
  台灣佛教的發展,從二十世紀中期台灣光復以來,到現在已將近六十年,而這二十世紀後半期,正是人類文化迅速轉變的時代,如:政治民主化、經濟成長、教育普及、網路科技發展、都市化、交通發達及家庭組織結構改變等,這種種政治、社會型態的轉變,使得人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而教團、僧團在這種時空背景下,自然也面臨了極大的適應問題。
  北傳中國佛教系統中,大陸佛教因為文化大革命而停滯了大約三十年,二十年前左右才開始恢復發展;而台灣佛教從光復以來,已經發展了六十年左右,可說已形成了一個佛教文化的雛型。而台灣佛教雛型的產生,前後共歷經三個世代,從第一代道安法師、白聖法師、南亭法師、東初法師、慈航法師、印順法師等,到現在第二代的淨心法師、惟覺法師、聖嚴法師、證嚴法師、星雲法師等,而後到現在台灣佛教的第三代。
  台灣佛教的第三代,面臨廿一世紀這新時代,政治、經濟、科技及社會等各方面的轉變更加急遽,我們覺得在面臨廿一世紀新時代的時刻,台灣佛教界有必要重新面對、重新檢討,以重新適應這新的時空因緣。所以希望藉由「台灣當代佛教」系列研討會,對台灣佛教各方面的問題,逐步提出來探討,以引起大家對這些問題的重視,希望有更多人來共同參與、共同面對、共同檢討與思考這些問題。兩岸第一屆台灣當代佛教研討會的主題為「網路與電視弘法」,往後,我們陸續還會以建築、政教關係、寺院經濟等等台灣佛教重要課題為探討主題而舉辦會議。
  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及第一屆台灣當代佛教發展研討會,均已圓滿落幕,雖然我們力量有限,成績也不是很理想,只是希望這份誠摯的願心,能夠帶起大家對禪修及佛教制度文化的重視。
  活動雖然結束,但希望會議的理念與意義可以擴大延續,特邀請與會大眾,寫下他們的感想與建議,除了為會議留下歷史記錄,也為大會提出一些針砭,更為想參與會議而因緣不具足的教界、學界朋友們,提供一些照片與文字,使其可以從中捕捉一點點會議的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