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6
閉幕致詞 自力與他力的融合



【論文摘要】
論文摘要
※ 作者: 法藏法師等廿一人 - 

 

     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之統一
     ——本願即心持名念佛的提出
     法藏法師/曉光空中佛學院

  阿彌陀淨土法門,長期以來一直就是中國佛教的重要宗派,其思想與修持長期地影響著中國佛弟子的解行,一直至今仍不稍減。然而由於法門的多元性及應機的多樣性,使得淨土法門的教、理、行、果,亦有著多重性的發展。本文擬以天台宗的性具思想為根本,藉由對實相念佛內涵之考察,在以法界心念自性佛的認識下,而得出自性彌陀與唯心淨土的普遍性淨土法門之原理。依此原理,乃得以返觀一向所流傳最廣的持名念佛,之所以得以成立,以及其功德利益之所以不可思議的原因,從而亦建立起即心持名念佛的理論根基。此外更進一步地,透過對彌陀第十八願的理解,在實相念佛的觀照下,於破斥日本淨土真宗的偏激之同時,亦提出了具有終極救度色彩的本願即心念佛思想。希望藉此能使念佛法門的修持,更臻三根普被的境地,更具深厚的理論內涵。以使未來的淨宗行者,能斷疑生信安心精進地修持淨土法門,近可收即心即佛之圓解,遠可得往生極樂之左券,此論文寫作之初心也。

關鍵詞:性具思想 實相念佛 自性彌陀 唯心淨土 持名念佛
    即心持名 第十八願 淨土真宗 本願即心


          華嚴十玄門與念佛法門
          能進法師/中國佛學院

  本文第一部分〈華嚴經與念佛〉,通過〈成佛的華嚴經〉、〈念佛的善財〉、〈華嚴四種念佛與念佛三昧〉三個小部分,論述了念佛法門究竟性與方便性,並由華嚴念佛三昧等可以看出,念佛方法之間的融通無礙,而這種融通無礙就是華嚴十玄門的事事無礙的特徵。在〈成佛的華嚴經〉中,首先對《華嚴經》經本、內容略作一番說明,於中提出「華嚴經是成佛的總綱」這一理念,續而引用經中原文作論證,同時為念佛法門的究竟性、方便性、乃至念佛的具體方法在經文中,找到的論據。〈念佛的善財〉,是對前面觀點在《華嚴經•入法界品》進一步論證,並以善財這個修行實例,提出念佛者對此應具的觀念。〈華嚴四種念佛與念佛三昧〉,就具體的念佛方法作了一番說明,其中點出了華嚴宗五祖宗密的四種念佛的清晰易知,而在華嚴念佛三昧的圓融的特點中,就有華嚴十玄的理念在內。

  第二部分〈華嚴教理的極致──華嚴十玄門〉由〈十玄--即證即修的法門〉〈古十玄與新十玄〉,〈新十玄的境界〉個小部分組成。主要對華嚴十玄門的特徵、簡歷、內容略作說明,而對其有個大概的瞭解。〈十玄──即證即修的法門〉在敘述十玄門的特色與成就的同時,重申其是一種修行法門的根本特點。〈古十玄與新十玄〉則簡述了十玄門在歷史上大略的演變歷程與內容指出其成為理論性特強,而不能在後人,尤其是修行者流行的原因。〈新十玄的境界〉這一部分,對新十玄逐一作了介紹,方便讀者於十玄門的理論有一個如實的瞭解,並可以與第三部分念佛玄門的演繹作一對照。

  第三部分〈念佛玄門〉分〈念佛玄門〉〈持名念佛—殊勝中的殊勝〉小部分。〈念佛玄門〉是本文對最流行的念佛法門與最精深十玄門,進行融會貫通的演繹,是十玄門的理論在念佛法門中的簡易化與再實踐,也是念佛法門的十玄門法門中的深入與理論的再提升,從而使難信者(念佛)易信,難行者(十玄門)易行。如此易信易行的法門的表徵所在,就是〈持名念佛──殊勝中的殊勝〉中, 提出的持名念佛。意在讓現在的學佛、念佛者,不以持名的難信──未知其中深意而不得法益;不以持名的易行而輕視其他──難成大善。如此眾善同歸,殊勝之殊勝,就只在一句──「阿彌陀佛」。



               禪宗與念佛
           方立天教授/人民大學宗教所

  本文先是簡要介紹禪與念佛的本義,並論述中國佛教學者對禪與念佛的涵義的發展,以從概念上釐清禪與念佛的豐富而複雜的內容與意義,隨後著重從歷史的視角敘述禪宗與念佛的關係,較系統地描述了這一關係的演變過程與階段性特徵。最後,論文還從禪宗與念佛的歷史演變中簡要總結了禪淨融合的趨勢和中國佛教的走向,從而凸現出這樣的歷史事實與論斷:禪淨雙修是宋代以來中國佛教修持的基本範式,並在未來的中國佛教實踐中仍將保持自身的生命力。


             禪 淨 異 同 論
             賴永海教授/南京大學

  隋唐以降,最能體現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當推禪淨二宗。禪宗與淨土宗有一個共同點,都崇尚簡便易行。禪宗以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為號召,主張直探心海,尋找眾生的本來面目;淨土宗則以「信、願、行」為宗,以「橫出世間」之「易行道」為標幟,提倡「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的念佛法門。禪淨二宗雖然都以簡易見長,但具體的簡易方法卻不盡相同,而在佛性理論、修行方法和解脫依據等方面,二者更存在著諸多差異,本文擬對禪淨二宗的思想特點、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禪淨合流後的中國佛教思想對於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影響,作能所能及的探討。

              (一)
  禪宗倡即心即佛,心外無別佛,「唯心淨土」是其思想發展的合乎邏輯的結果。淨土宗人對此種說法頗不以為然,認為「唯心淨土」的說法,是把真俗混為一談。依淨土宗人看來,六祖之否定西方,乃是依真心立說,不是約俗諦言。就真不礙俗說,佛國在心,不礙十方淨土宛然。他們認為,對於內證工夫很深的利根人,說佛國在心自無不可,但是對於廣大凡俗眾生,不可妄唱「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之高調,而應把西方淨土作為追求的目標,因此,淨土宗以勸人往生西方樂土為一宗思想之歸趣。

              (二)
  唯心淨土說與西方淨土說由於它們各自的特點,導致了禪宗與淨土宗在解脫的根據、解脫的方式和途徑等問題上的種種差別。例如禪宗倡即心即佛、心外無淨土,因此注重自心之覺悟,強調自性自度;相反,淨土宗視極樂世界乃佛為濟度眾生而以願力化成之清淨樂土,因而提倡以「信願行為宗」,強調「乘佛願力」仰仗於諸佛菩薩慈悲普渡。與此相聯繫,主唯心淨土之禪宗,主張解脫不離世間,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宣揚西方極樂世界之淨土教則主張出離穢土,往生淨土,強調三品九級往生;在解脫途徑上,禪宗所講之修行,側重於修禪;而淨土教之修行,則強調念佛。當然,禪淨二宗的這種種差別也不是絕對的,更不是一成不變的,而常常是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相互包含,相互滲透,而就其發展趨勢看,又日趨合流,最後,終於走上禪淨合一的道路。

              (三)
  禪宗與淨土宗的最大差別,最後可歸結於自力與他力的差別,禪宗以自性自度為其佛性思想之標幟,淨土宗則以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為號召,禪宗發展到後期強調尋找自我的「主人翁」,甚至要把佛「一棒打殺給狗子吃,卻圖天下太平」,淨土宗則仰仗於阿彌陀佛的慈航普渡。如果說,中唐以後的禪宗以注重心性解悟,提倡超佛越祖的自尊自信去改革印度的傳統佛教,那麼,淨土宗正好從相反的方向,即以「信、願、行」為宗本,以依靠佛菩薩的願力為特點,對印度佛教注重歷劫苦修的繁瑣的修行方法進行了有力的衝擊,淨土宗與禪宗兩面夾擊,把傳統的印度佛教進一步中國化。隋唐之後加快了步伐的佛教中國化進程,至唐宋進一步衍化為中國化佛教。而唐宋之後的中國化佛教又進一步與中國傳統思想交融匯合,導致了治儒釋道三教於一爐的宋明理學的誕生。


        禪淨雙修的類型及其理論基礎q
           楊惠南教授

  《六祖壇經》「唯心淨土」的思想後代禪僧引述為批評淨土宗的文證。淨土宗人及部分禪僧,則以「禪淨雙修」做為回應。

  「禪淨雙修」共有三個類型:

  (1)籠統型,未明示實際修行方法,僅籠統說明禪淨沒有矛盾,
    可以雙修。

  (2)只管念佛型,雖強調禪、淨可以雙修,但仍偏向念佛,以為
    只管念佛即是禪、淨雙修。

  (3)參究念佛,以參究『念佛者是誰?』等話頭為禪、淨雙修的
    方式。

  「禪淨雙修」雖然有以上三種類型,但都建立在下面幾個共同的理論基礎之上:

  (1)「唯心淨土」,「禪淨雙修」者,也和批評淨土的禪僧一樣
    ,主張唯心淨土,但卻有不同的詮釋。

  (2)「念佛即念心」,從禪宗四祖道信的「一行三昧」,到馬祖
    道一的「即心即佛」,發展出來「念佛即念心」的思想,並
    進而開展出「自性彌陀」的觀點,而成「禪淨雙修」的理論
    基礎之一。

  (3)「理事無礙」,這是華嚴宗「理事無礙法界」的思想,以為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在「理」上說;而在「事」上,
    實有西方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禪者不可「執理廢事」。

  (4)「法界圓融」,這是華嚴宗「事事無礙法界」的思想,以為
    東方娑婆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都是法界中無量世界中的兩
    個世界,二者無礙。因此,求生西方淨土,即是求見「唯心
    淨土」。n

  「禪淨雙修」的流行有下面兩大原因:

  (1)「三教同源」思想的流行:「禪教雙修」的提倡者,大體也
    是「三教同源」的提倡者。隨著「三教同源」的流行,「禪
    淨雙修」也流行起來。

  (2)大批禪僧的提倡「禪淨雙修」。



        西北印念佛禪法在中亞的進一步開展
          -以龜茲石窟的禪法為例
          賴鵬舉/圓光佛學研究所

  「念佛禪法」發源於西北印而進入中亞,並形成以「念佛三昧」為主的禪窟。在龜茲克孜爾禪窟中的念佛三昧,其「法身觀」由小乘的境界提升為大乘「法身出無量化身」的境界,除形成新禪法及新造像外,並從此打開了北傳禪法的新領域。



            密教之念佛
            呂建福教授

  念佛法門在密教中頗為流行,有專門的念佛密典和行法,稱名念佛主要盛行陀羅尼密教中,其特點在於念佛之後隨誦陀羅尼,不僅稱念佛菩薩之名號,而且亦念鬼神龍王名號。其功德現出念佛萬能的思想,其方法有先行法、數息觀。觀想念佛及實相念佛流行於後來的持名密教和真言密教、瑜伽密教,主要觀想西方淨土諸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以及藥王、藥上菩薩和五方神等,其特點在於觀想諸尊之曼荼羅形相,由觀形相隨好而思惟其實相義,觀念時用三密法,隨誦陀羅尼,隨結印契,廣大供養。



           永明延壽禪師的念佛論
      呂有祥教授/武漢大學人文科學學院宗教學系

  五代宋初法眼宗禪師永明延壽,極力倡行念佛法門、禪淨雙修,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所著《萬善同歸集》集中地論說了他的主張。本文對《萬善同歸集》中的念佛主張進行了梳理辨析。一、延壽把「萬法唯心」、「理事圓融無礙」、「萬行齊興」作為他倡導念佛法門的理論根據,又從染淨、頓漸的角度,強調眾生心有「無量煩惱垢染」頓悟而後必須漸修,以論證「萬行齊興」的必要性。二、延壽對名號與實相的關係作出了有別於傳統禪宗的解釋,認為名號體現了實相,以此論證念佛的意義和作用。三、延壽從念與無念、內行與外緣、自力與他力的關係上,說明念佛與禪定沒有矛盾,念佛可救禪定昏沈之弊,禪淨雙修為最圓滿的修行。四、延壽的淨土思想中,既有唯心淨土思想,也有西方淨土意向。



              淨土與淨心
            靜波法師/中國佛學院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淨土法門以它簡單易行、普利群機而成為佛教的重要法門。

  本文就淨土法門的幾個問題,給予關注。通過對淨土緣起的探討,說明「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佛陀依此安立淨土,只是因眾生因緣的不同,所感召的佛土自然有異。又通過對「心」的探討,說明「真心」是無所得空理,而念佛既是回歸「真心」的手段和過程,此也正是信、願、行中「行」的範疇,因精進的不同,而有淨土中品位的差別。再通過對土與心關係的探討,說明淨土是方向,淨心則是往生淨土的條件。至於淨土與禪宗的關係,則是為了證明「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儘管二者有不同,但目的卻毫無二致。



          略論藕益大師念佛即禪觀思想
         ──紀念藕益大師誕辰四○○週年
           學誠法師/福建佛學院

  千百年來,由於淨土思想的廣泛弘傳及對念佛法門的大力提倡,人們對持名念佛求生極樂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對於念佛法門的真義卻缺乏仔細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討。在中國佛教史上,人們往往將念佛與禪、教、密、律相對立,且無端興謗。明清之際,藕益大師遍覽三藏,精研教典,行解並重,提出了「念佛即禪觀」的思想,以一切法無非心自性,念佛法門遍攝一切法,念佛與禪觀不二的偉見,將念佛法門的真義和盤托出,也為一切修習淨土法門的同仁作了切要的指導。今年,適逢藕益大師誕辰400周年,謹以此文作最真誠的供養!



          音聲持名念佛入定可行性之探討
           大航法師/圓光佛學研究所

  音聲持名念佛是目前最被廣為運用的修持方法,然此種念佛法門究竟能否藉之導引入定?從修定的立場,應該如何來看待此一法門?這正是本文欲探討的重點。

  音聲語言的發生涉及多種心識的活動,如五識的身識、舌識及意識之思、尋、伺等心所,由於五識是隨外門轉,其性散動,因此不利定中意識;語言生起之主要功能者──尋伺二心所雖有益初禪,但對二禪以上之禪定卻有輕躁之過。加以諸經教明示聲音對禪定之擾動過患,因此可知,純以音聲持名念佛欲尋求入定,是不恰當的。

  然正如安般法之以「數」來導引意念專注呼吸相,得意念專注後,其數便可捨棄。音聲持名念佛亦有異曲同功之妙,藉著音聲持名來繫住意念對佛德的緣念,待意念專注後,則可捨音聲念佛轉而為意念念佛。如此,音聲持名雖不能為修定之正方便,卻不失其為前方便的價值。



          《觀無量壽佛經》的觀念法門
           向學法師/廈門閩南佛學院

  念佛是修持佛法的重要法門之一,隨著佛教在漢地的傳入和發展,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行者,尤其弘揚彌陀淨土的經典傳入之後,經熱衷於此法門諸德的倡導,在中國佛教的百花園裡大放異彩。曾出現過「家家彌陀」的景觀,時至今日仍是一片方興未艾的新景象。念佛是一種既深又廣的法門,不僅有精湛的理論依據,又有具體的實踐方法,能上契利智的賢聖,下拔罪惡滿盈的凡夫。但由於仁智之殊,而對此法門的解說也就不盡相同。本文依《觀經》的觀念內容,說明個人對念佛法門的粗淺看法,並結合有關典籍及其史料,對念佛的理論要求和深遠的意義作一淺談,也以此拋磚引玉,就教諸方賢哲,以益日後更深的理解。



              襌觀與念佛
              方廣錩教授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

  本文認為瑜伽產生在古印度,有其歷史的必然。佛教的襌觀作為印度瑜伽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印度瑜伽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同時,佛教把瑜伽襌觀作為建立與發展佛教理論、證悟佛法以求解脫以及得到神通的重要手段。念佛本來只是對佛陀表敬的一種方式,但其後成為襌觀的一種方式。隨著功德轉讓思想的產生,念佛進而成為外力救度的重要途徑。為其後淨土思想的產生,準備了理論基礎與修持法門。



          略論印光大師的念佛法門
         樓宇烈教授/北京大學宗教學系

  印光大師是中國近代最有影響的淨土宗高僧,被尊為中國淨土宗第十三祖。他一生以弘揚淨土教義,實踐念佛法門為己任。

  印光大師認為,作為末法時期的業力凡夫,單靠自力是不可能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的,而必須仗佛慈力接引,帶業往生。再則,即使已證等覺之菩薩,也須迴向往生,方可圓滿佛果。因此,淨土法門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離此淨土法門,上無以圓成佛道,下無以普度眾生。

  印光大師認為,淨土法門之實踐方法,就是「念佛」。他說:「念佛一法,乃佛教之總持法門。」有四種念佛法門,其中尤以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持名念佛,一要都攝六根,二要志心持念,三要常時無閒。如能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心佛兩彰,而復雙泯時,則實相妙理,覿體顯露,西方依正,徹底圓彰。

  印光大師倡導的淨土念佛法門,不僅為一般佛教徒指出了奉行信、願、行以了生死的具體途徑,而且對那些落入文字知見、故弄玄虛而不知了生脫死的狂禪們,也是一有益的鍼砭,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是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



           《大般若經》的佛隨念
       蔡耀明教授/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本文的核心課題如標題所示,亦即《大般若經》的佛隨念。引證的文句主要出自玄奘法師譯的《大般若經•第二會》。

  探討《大般若經》的佛隨念,有必要先處理五項相關的課題。第一,何謂佛隨念?第二,與佛隨念相關的法要。第三,佛隨念在《大般若經》所處的位置。第四,佛隨念的「世間/出世間」定位。第五,誰來修佛隨念?這樣的安排,是給下一節正規的討論在相關的背景做基本的交代與定位,而不至於使佛隨念這個特定法要成為語焉不詳或孤零零的語詞。

  正規討論的部分稱為正修佛隨念,也就是當做重點功課來操作的佛隨念,而不是淺嚐則止,或僅隨意試修一下。這個部分扣緊《大般若經•第二會》的二個段落的教示來詮解其要義。第一個段落,重點在於應該以法性上的修證結合佛隨念的修習;第二個段落,則以六個步驟及其相當的運作軌則來帶出什麼叫做菩薩摩訶薩修學的佛隨念。針對這二個段落,指陳其修學的脈絡並且詮解其修學的理趣,即可對《大般若經》如何以其特有的風範把佛隨念擺在菩薩摩訶薩大乘、以及以般若波羅蜜多來攝持佛隨念,建立適切的認識。

  本文最後的部分探討的是修學佛隨念的功用,特別把重點環繞在二個看似不相容的斷言。其中之一認定佛隨念為世間善法之一,另一則斷言佛隨念能修出包括佛陀智慧在內的許多出世間的效應。本文的研究發現,同樣是號稱在修佛隨念,但是擺在不同的網絡且依循不同的軌則,修出來的結果即有所不同。換言之,造成這二個斷言相互之間的差異,癥結在於所處的網路與所依的軌則皆不相同。結尾的地方,則總括說明本文在研究方式上採取內在進路的特色所在,以及由此進路所獲得最重要的發現。



            生活禪、動態內觀與念佛
            林崇安教授/國立中央大學

  禪修的目的,不外是苦的止息.苦來自無明,因此,只要有「明」就不會有苦.明就是覺性,就是正念正知.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培養覺性,使之相續不絕,這種禪修便是「生活禪」。在整天的動作中,不斷往內觀察自己身心的實相,對自己的一舉一動念念分明,這便是「動態內觀」。在行住坐臥中,能夠活在當下,使自己念念與佛性相應,這便是實相的念佛;能夠如此,當下便是身在淨土。一旦內心能夠覺性不斷,那麼,發之於言語,必然清淨,這便是正語;發之於行動,也必清淨,這便是正業與正命。因此,今日禪修的重點,不在於外在的形式、名稱(禪、念佛、內觀、大手印等),而是要以覺性貫穿其中,與生活打成一片,使自己能寓修行於生活中。如何培養覺性,可說是修行的樞紐。


            《阿含經》念佛法門初探
            宗麟法師/圓光佛學研究所

  本文以了解《阿含經》念佛法門的實證理論為主體,附帶探索與比較「阿彌陀佛信仰」思想,用1.信心入門、2.法門與念佛、3.三世佛與十方佛、4.專念與普念、5.憶念與禪觀 的論點,對念佛法門做教理分析與實修研發,發現兩系思想雖然多處相應,卻不限定為「阿彌陀佛信仰」,以憶念(正念)為法門修行的入手處,及運心契入法性是念佛法門能畢竟涅槃的關鍵。

【關鍵詞】:(1)信心(2)法門(3)念佛(4)專念(5)普念
      (6)憶念(7)禪觀



          原始佛教念佛思想的一些原則
    ─以舍利弗(Sāriputta)淨信(pasanna)於世尊的事緣為主軸
               觀淨法師

  舍利弗(Sariputta)淨信(pasanna)於世尊的事緣蘊涵著原始佛教念佛法門的八點原則。這事緣始於舍利弗於世尊面前宣說:淨信世尊的正覺無與倫比。同一事緣有六個漢巴的文本記載,比對分析文本的關係及其傳承與在聖典的部類分屬,這事緣的不同而離奇的發展正是對念佛思想的不同著重。這事緣可分成短經與長經系統,三個短經系統的文本重於舍利弗淨信世尊的內在根據,發展成長經系統乃因長經重於佛陀觀的表達及對舍利弗的宣說有不同的理解。以這事緣為主軸,綜述六個文本及參見初期聖典,提出原始佛教念佛法門的八點原則。



               諸佛感應論
           惠空法師/慈光禪學研究所

  念佛法門以其簡單易行和他力救濟的特質,特別相應於現今末法時代眾生的根性。本文擬就簡易和他力救濟兩個特質,做相關問題的思考。首先從三身的立場來說明他力救濟的存在。其次,就念佛方法的差異,所依之理的差異,來說明所成就的境界會有不同。再者,從佛他力普渡存在的立場,進而思惟眾生不得感應,主要關鍵在於眾生自己有障;眾生業障有厚薄不同,所以機感不同,與佛相應的層次即不一樣。只要修習念佛法門,就能招感佛的感應,過簡之說流於無功,念佛法門雖易行,然必須具備應有的資糧,三昧力即為重要之資糧是也。藕益大師的「信願有無是往生與否」說法中,了知「信」在念佛法門中的重要性;並發現信在念佛法門之大乘空理的相應上,有特殊的契入方便。



              論念佛的淨心意義
           宏正法師/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

  念佛法門久遠已來即有之,傳入中國以後,經盧山慧遠大師創蓮社提倡念佛,始形成有規模有組織的專門從事念佛之法門。然許多人以為念佛很簡單只要口誦一句「阿彌陀佛」即可,因而出現了許多紛諍。後有人提倡「禪淨雙修」,一提「禪淨雙修」有人即會以為此禪乃是離淨之禪,此淨乃是離禪之淨。本文擬以幾種念佛法門著手,強調一下禪在淨土(念佛)中重要性,讓人們認識到念佛非是離禪之念。使吾人能真正領悟念佛之旨,而起拋磚引玉之作用。



              漫談淨土與禪
               果利法師

一.前言

  以最簡短的語句介紹淨土與禪二者的大體關係,並以比喻來說明二者「是法平等,無有上下」之教無分別。

二.淨土與禪之緣起觀

 (一)淨土的起源及其在中土的發展

  從《觀無量壽經》的緣起典故,介紹佛陀時代淨土法門的開始,中國淨土宗之創始,則由慧遠大師於廬山建立蓮社,後來被人們所推崇的有蓮宗十三祖,在中土影響深遠。

 (二)禪宗的產生及其在中土的流傳

  介紹《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佛陀拈花示眾,有迦葉比丘破顏含笑,從而得到佛陀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並成為西天禪宗衣缽真傳第一人。以後法燈續焰,一直傳到第二十八代祖師-達摩大師。便航海東來,開闢了中國禪宗,而後又「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於是禪宗便在中國這塊肥沃土地上迅速發展起來。

 (三)淨土與禪與現實生活中的特殊因緣

  說明淨土與禪雖修持有所不同,一漸一頓,但其導歸則一,淨土與禪又是拯救現實生活中困擾的人們的一種方便法門,信奉後,可使人性得以淨化,而最終達到創立人間淨土之目的。

三.禪淨共修之方法論

 (一)禪淨互入的方便殊勝

  闡述淨宗大德們多以先修禪再入淨,於念佛中,止滅他想,寂然忘知,深入三昧,與禪境互攝互入,無二無別,即殊勝又方便。

 (二)自力與他力的善巧結合

  論述禪宗法門是以自力發覺本性空寂而頓悟成佛,淨土宗念佛法門則主要依靠佛力接引往生,先到不退轉之極樂淨土後,再依次修行,進而達到覺行圓滿。如自力與他力合一,方為修行之要道,成佛之穩當。

 (三)真如三昧與念佛三昧

  論證真如三昧是參禪中的最殊勝境界,而念佛得定後,也能達到念佛三昧,此刻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當前一念心性與十方諸佛法身融合,與真如三昧融為一體,無二無別,無禪無淨,此種念佛觀創始於廬山蓮社。

 (四)坐禪念佛與念佛參禪

  說明坐禪可以念佛,念佛也同樣可以參禪,「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業,同歸一源」。達到參禪不礙念佛,念佛不忘參禪,無掛無礙,殊途回歸。

四.結語

  總結禪與淨土,雖一為難行道,一為易行道,但其二者最終目的,皆是令眾生早出娑婆,同登彼岸,悟證其本具之如來智慧德相,其旨趣終無二致,也即是「方便有多門,歸源無二路」了。正確地理解並實踐淨土與禪,可以使我們在修學佛法的路線上迅速地開闢出一條直通無上菩提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