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6
自力與他力之融合 自力與他力之融合



【專題討論】
自力與他力之融合
※ 作者: 方立天教授 - 

 

  中國禪宗重視自力,淨土宗強調他力,然約自宋代以來,禪淨雙修,自力與他力的結合,日益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這是中國佛教史上的重大現象,也是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必然。本文擬簡要地探討這種歷史必然性,以說明自力與他力的結合是宋以來中國佛教修行的基本走向。

                 一

  自力與他力兩個對稱概念的內涵是複雜的,尤其是淨土宗強調的他力概念,更需要釐清。「力」,指力用,包括信念、智慧、覺悟、功德等的力量、作用。一般而言,自力指修行者依憑自身的力量、作用,以達到解脫的境界,他力則是憑藉佛、菩薩等自身以外的力量、作用,而獲得解脫。前者是修行者的內在的力量、作用,後者是在自身以外的、外在的力量、作用。

  中國淨土宗先驅曇鸞認為,眾生能往生淨土是由於佛的本願力,這本願力即為他力。「本願」是指佛、菩薩在過去世未成佛果以前(因位)為救度眾生而發的誓願。又,此願帶有根本的性質,是救度眾生的根本悲願,故稱為「本願」。就內容來說,本願分為兩種:一是總願,為一切佛、菩薩共通的誓願,具體表現為「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二是別願,是佛、菩薩根據特定因緣而發的誓願,如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等。

  曇鸞在《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注》卷下指出,眾生之所以能生淨土是由於佛的本願力,並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三個願作為證據。他說:「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一證也。」〈1〉這是舉第十八願為第一個證據,強調眾生十念就能往生。又說:「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無諸迴伏之難,所以得速。二證也。」〈2〉「住正定聚」,住不退轉之位。這是舉第十一願,證明因佛願力而住不退轉之位,獲得解脫。再說:「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證也。」〈3〉這是舉第二十二願,謂憑藉佛的願力,得以從世人中超出,修學普賢之德。這三證是為往生淨土、住不退轉位和得佛菩提的證據。道綽在《安樂集》卷上也說:「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起心立德,修諸行業,佛願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4〉他同樣強調佛的本願他力。淨土宗實際創始人善導更是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5〉又說:「下下者,此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無窮。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往生。」〈6〉認為即便是最邪惡愚痴的人,也能藉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往生淨土。總之,在淨土宗看來,阿彌陀佛為救度一切眾生而發的誓願是本願的根本內容,是使凡夫往生極樂淨土的決定性力用。

                 二

  由於自力與他力的差異。導致了在修持法門與教派上的自力門與他力門、自力教(宗)與他力教(宗)的分立。禪宗與淨土宗分別是自力宗與他力宗的典型代表。自力法門與他力法門究竟有什麼不同?從禪淨兩宗的理論與實踐來看,我以為兩者的區別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歸宿不同──此土入聖與他土得證

  自力門,是禪宗主張的明心見性,頓悟成佛。這是強調在現實中悟道,成就正果。淨土宗他力門則是與往生思想的興起密切相關的。以往生淨土──西方極樂世界為依歸。自他二門表明,禪宗傾向於以返本歸原為宗旨,重內在超越,淨土宗則以西方淨土為理想境界,重外在超越;禪宗提倡在現實世界成聖,而淨土宗則嚮往在彼岸世界成佛;禪宗探求心性清淨空寂,淨土宗則追求來世進入幸福佛國。禪與淨體現了中國佛教修行的兩種走向。

  (二)、依恃不同--自力解脫與他力往生

  禪宗強調修持者主體的智慧開啟、提升,強調自我的證悟、解脫。淨土宗則強調藉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往生,強調念誦阿彌陀佛的佛號,就能得其願力,被接引至極樂世界。禪宗重視修持者的主體性、主觀能動性的高揚,淨土宗則重視對阿彌陀佛不可思議願力的仰賴。禪宗對眾生自身的成佛充滿了自信、樂觀,淨土宗則滿懷對佛、菩薩的信仰、崇拜。

  (三)、方式不同--禪修與念佛

  禪修主要追求心理平衡、心性清淨、思想空寂、智慧精湛,以提高覺悟,成就為佛。這實際上是主觀世界的轉換、提升。念佛是口誦阿彌陀佛名號,其實質是培養一種虔誠的心態,堅定祈求往生的信念,以追求眾生與佛的感應,實現生命的超越。

  由以上三條,尤其是後兩條的不同,又帶來了成佛難易的不同,從而有易行道與難行道的區別。從歸宿來說,淨土宗人的追求往生西方淨土,目標具體、明確。禪宗人的即心即佛,則帶有一定的隨機性、主觀性,由此從把握成佛方向而言,是淨易禪難。從依恃來說,淨土宗強調憑藉佛願力的增上緣,自然易於禪宗的禪修。至於念佛比禪修在方式上易於修持,更是十分明顯的事實,這也是易行道之所以易行的主要根據。

                 三

  自力與他力,禪宗與淨土宗,彼此相異,或執禪毀淨、或執淨毀禪。參禪者自稱「即心即佛」,每每譏諷淨眾為「著相」。念佛者則自謂「仗佛加被」,往往貶斥禪眾為「浮泛」。然而禪淨作為中國佛教分別代表自力與他力的兩極,在經過長期的內部緊張後,終於緩和矛盾走向融合,創造出兼具雙方之長的修持模式。

  (一)禪淨同源於大乘思想,具有自他融合的思想基礎。

  據《無量壽經》載,阿彌陀佛在過去是法藏菩薩,立志證得無上菩提,發起普度眾生的誓願,堅持不懈,經過長期修持,終成誓願,在離今十劫之前成就為佛,住極樂世界。在阿彌陀佛身上體現出來的普度眾生宏願,是大乘佛教的偉大精神,他力說就是這種偉大精神在眾生修持依恃力用上的落實,有著巨大的感召力。又《佛說觀無量壽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即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7〉強調眾生是心憶佛念佛,是心即是佛,諸佛海洋般廣大的智慧,就從憶佛念佛的心中出生。對眾生主體「心」功用的肯定,也是對自力功用的肯定,表明他力是不離開自力的,也是不能離開自力的。禪宗認為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並強調心性本覺,返歸本性,自悟成佛。從廣義的他力意義上說,禪修者也要歸依佛、法、僧三寶,也要奉持戒、定、慧三學,因而要拒絕佛的他力幫助是不可能的,拒絕死後進入佛國世界的說法也是難以立足的。禪淨兩宗的大乘思想決定了融合的必然性。

  (二)自力與他力是不同根機的不同修行方式。

  眾生的文化水準、天賦悟性、職業生活、健康狀況,以及年齡均有不同,參禪或念佛就是根據這種種不同狀況而確立的修持方式,長期來為中國佛教信徒所認同。宋代以來的佛教史,不僅表明了兩種修行方式的相對性,也說明了兩者對中國民眾的廣泛適應性和持久的生命力。

  (三)自力他力,相輔相成,參禪念佛,禪淨雙修,成為中國佛教修
    行的基本軌跡。

  大約自宋代永明延壽提倡禪淨雙修,相即相融以來,禪淨逐漸走向融合。念佛者強調先送心到西方極樂世界,念佛要字字從心裡滾出來,又要字字打入心裡去。參禪者重視人要有生處,如禪宗雲門一系願生淨土者輩出,臨濟和曹洞二派也有不少兼修淨土者。此外,居士提倡兼修,鼓吹淨土也代不乏人。禪淨雙修成為佛教界僧侶與居士,上層文化精英與下層平民百姓共同的修持方式。這就是宋代以來中國佛教修持實踐的歷史,看來也是未來中國佛教的修持實踐模式。

    (一九九九年兩岸禪學研討會專題討論大綱21~27頁)

 

注釋
〈1〉《大正藏》第40卷第844頁上。

〈2〉同上。

〈3〉同上。

〈4〉《大正藏》第47卷第12頁中。

〈5〉《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1,《大正藏》第37卷第246頁中。

〈6〉 同上書,第249頁上。

〈7〉《大正藏》第12卷第343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