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6
自力與他力之融合 研究佛法的正知見



【研討會心得】
我對這次兩岸禪學研討會的體會
※ 作者: 聖輝法師 -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訪問活動才結束兩天,要學人談此行的心得,由於初次來到台灣,許多人、事情都是頭一遭經歷,實在沒有好的體會可以供養大家,想法也還不太有系統,反正我們兩岸的佛弟子都是一脈相承的法門兄弟,是真正的自家人,所以直心是道場,有什麼就講什麼吧。

  這次應主辦單位慈光禪學研究所、中華佛教禪淨協會惠空法師的邀請,來台參加兩岸僧伽教育交流活動,訪問將近十三所寺院、佛學院以及研究所。不但與寶島台灣一些頗具影響力的中青年法師和學者進行了廣泛接觸與推心至腹的交流,而且還與台灣德高望重的老法師們就佛教的未來展望進行了請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印順導師,與中國大陸的趙樸老一樣,是深受海峽兩岸佛教界推崇的泰斗;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還有惟覺法師、菩妙長老,以及曉雲比丘尼(法師)、如悟法師等大德長老。,在與他們的會見中,他們那種希望中華振興、兩岸佛教事業更加發展的慈悲心懷,倍使我們感動。其間還舉辦了一場以「念佛與禪」為主題的兩天的研討會,會集了諸如惠空法師、法藏法師、學誠法師、濟群法師、慧然法師、靜波法師、大航法師、宏印法師等比較有影響力的中青年法師;和兩岸比較有名氣的學者,如方立天教授、樓宇烈教授、方廣錩教授、李志夫教授、游祥洲教授、楊惠南教授等,充分在義解思想上交換心得。

  此次研討會的主題是「念佛與禪」,透過主辦單位的精心安排,兩岸第一次集中這麼多學者和具有影響力的法師共同討論這個主題,意義不同一般。念佛與禪的討論,就是對中國八大宗派中兩個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派──淨土宗和禪宗的討論。所謂淨土宗與禪宗,無非一個是他力,一個是自力,一個是易行道,一個是難行道,一個是漸,一個是頓,兩者的教理和實踐方法、修學途徑,看似相反,實亦可通。大家聚在一起,踴躍溝通,來取得共識,並充分論證禪淨是可以雙修的真諦所在,正是抓住了兩岸佛教徒共同關心的問題。所以此次研討會,成果和影響都很好,是圓滿成功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即討論的問題是兩岸佛教界共同關心的問題。

  關於此次兩岸禪學研討會開得圓滿成功,主要有兩個意義。一是現實意義,一為深遠意義。先談現實意義,從此次交流活動中的禪學會議,可以看出主辦者為什麼要以「念佛與禪」作為研討會的主題,不能不說實在是用心良苦,因為在佛教史上,中國佛教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派──淨土宗和禪宗,雖說一個是他力,一個是自力;一個是易行道,一個是難行道;一個是頓,一個是漸。但他們之間又都圓融無礙地使修行者在千百年的實踐中得到解脫,離苦得樂,轉凡成聖。因此事實上,我們今天所討論的是中國歷代祖師都已經肯定的修行方向。既是千百年來歷代祖師和佛教修行者肯定的法門,為什麼今天還是拿出來討論?這說明了「禪」與「淨」這兩個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派,在目前的修行實踐上和理論上遇到了許多問題,今天大家聚在一起,進行探討、認識與總結,不但喚起了對未來佛教發展的危機意識,還激發了兩岸佛子去思考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前途,和怎樣使未來弘法工作更能契機契理,從而加深了我們兩岸佛子對新世紀佛教事業所應承擔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至於深遠意義,由於這次會議的圓滿成功,為兩岸佛教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對將來密切的交往和深入交流,起了促進和推動的作用。假若這次研討會不圓滿成功,我們便會對以後的善意交往喪失信心,而經過這次的良好互動,為以後關係起了促進作用,對下屆召開兩岸禪學研討會,打下了良好基礎。

  尤其是通過這樣的交往,不但使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而隔斷了數十年來往的兩岸佛教界,對彼此雙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這種了解,使我們好像一下子開了悟!因為儘管我們彼此數十年沒有交往了,現在一見面,原來我們是同根、同種、同文、同一個老祖宗的炎黃子孫,同一脈相承的法門兄弟,不論時間和空間乃至種種原因都隔斷不了我們的骨肉親情,真正是相見甚親。同時也為我們以後更多層次、不拘形式的交往,提供了如策劃、組織安排等方面的第一手資料。所以這次研討會的成功對今後兩岸佛教界的友好交往,帶來正面影響和深遠意義,是不可低估的。

  而除研討會外,在參訪期中許多專題座談會,意義並不亞於研討會本身。將近七場的座談會,對當前兩岸所關注的佛教熱點,如佛教的發展趨勢、未來弘法的方式、佛教如何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時代發展,特別對於佛教將來如何培育更多人才,而這些人才,一方面能夠保持傳統,一方面又能順應時代,使弘法更能契機契理等等。而圍繞這些問題所進行探討與交流,對未來兩岸佛教發展的方向,起了增上緣的作用,故意義不亞於研討會。

  而這次活動成功的幾項重要因素,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有廣泛代表性

  此次研討會,是兩岸佛教交流活動時間最長、人數最多(尤其均為兩岸各界的代表人士)、討論的問題最深廣、交訪的內容最豐富的一次(除禪學會議外,尚有七場座談會)。在台十二天時間,竟參訪了將近十二、三所寺院和幾所大學、佛學院,對佛教管理和教育的不同方式進行認真切磋,同時會見了許多高僧大德及資深學者,可以說是兩岸佛教界交流最具有代表意義的一次。
第二、選擇參訪時間殊勝

  二十世紀已走到歷史盡頭,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而二十世紀的世紀之交,也是千年之交。世紀之交百年難遇、千年之交千載一逢、在這難逢難遇的時節,舉行研討會實在是沒有比這時間更殊勝的因緣了。

  第三、研討會主題的鮮明性

  此次所討論的主題是「念佛與禪」,又正是針對二十世紀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宗派的教理、傳播、演變、實踐作一個完整的總結與深入的認識;對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具有承先啟後的指導作用。還由於主題的豐富內涵,而起到了喚起我們兩岸佛教徒對自己命運、前途的一種危機意識,激發了我們對兩岸一脈相承的佛教事業未來發展所應負的責任。實際上,也就是我們兩岸佛子應以什麼樣的心態去荷擔如來家業的問題,正是形成了這個共識,因此也是這次研討會的一個重大收穫。

  第四、主辦單位的殊勝功德

  主辦單位慈光禪學研究所、中華佛教禪淨協會的準備工作周密,論文的組織、人員的邀請、會場的安排、工作人員的接待及每個參訪點的確定,每到一處的接待等等,無不井然有序。所以主辦單位的全力以赴也是使這次交流圓滿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緣。

  其他因素當然還包括法師、學者積極熱烈的參與和論文的高質量。尤其此次兩岸參與研討會的法師、學者都是推動兩岸佛教一脈相承的骨幹人員、積極分子。他們多年來都一直致力於推動佛教界的友好交往事業。而惠空法師可說是這中間的代表人物。因此說兩岸學者、僧人的發心,也是此次會議圓滿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佛菩薩的加持,更是不必說了的,要是沒有佛力的加持,這個活動是一定不會成功的。

  最後若一定要說有什麼建議、要改進的地方的話,那就是此次參訪時間太長,活動過於緊張,可以再寬鬆一些,就更好了。因此希望今後舉行活動或法會,不要動不動就十多天,一般的活動或法會,七、八天也就差不多。因為,第一、寺院間趕路訪問、參訪的點太多了,交流起來就不會深入,就會流於「走馬看花」的形式;第二、兩岸的學者,特別是法師都很忙,時間安排太長了,就會影響其他方面的工作。另外,希望兩岸以後有充裕時間領會好論文的精神,否則像這次在研討會前兩天才拿到論文集,對論文內容就不可能太熟悉、瞭解。對雙方的論文精神沒吃透,研討起來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再者,兩岸佛教界的交往,現在通過舉辦佛學研討會來進行,儘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避免在交流中將佛教引向學術化。因為佛教是講解行相應的,學術研討不過是解的層次;所以在今後交往中,除開學術研討會外,還可以通過兩岸佛教界一起打「禪七」、打「佛七」進行修持方面的交往。這樣,我們兩岸佛教的交往才會更具體、更全面。

  總而言之,通過這次研討會和參訪,使我們對台灣佛教的情況有了更廣泛的了解,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也見到了許多老朋友,實在不虛此行。可以這樣說,惠空法師十多年來致力於推動兩岸佛教的友好交往工作,實在是沒白費心血,這次研討會的圓滿成功,就是對他多年功德的印證。所以我們衷心希望未來兩岸佛教的交流更密切、更深入、更廣泛,因為我們是一脈相承的法門兄弟,我們要共同為廿一世紀的中國佛教事業發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