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6
「兩岸禪學會議」感言 牛在何處──第二屆兩岸禪學會議感想



【研討會心得】
兩岸禪學會議的幾點看法
※ 作者: 朱建民教授 - 中央大學哲研所

 

  這是惠空法師第二次舉辦兩岸禪學研討會,方式和型態趨於成熟,而且已呈顯出一定的模式。兩屆參加下來,有以下的感想:

  一、在研討會之前就把論文集印好,寄給與會的學者,讓他們可以先行研讀,這是值得肯定的做法。因為常看到很多研討會在會場上發單篇的論文,結束之後,才再出論文集,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很多與會者都是當天才看到論文,無法事先研讀,讓討論沒有辦法更深入,所以論文集的事先印發,是一個很好的做法。

  二、整體議程的安排及時間的掌控都非常嚴謹,舉例說:論文的題目、發表論文的人選、人選的搭配,都算是相當用心。像早上的場次,如果由出家法師發表,下午就改由學者專家們;或者一場由大陸的學者發表,台灣的學者講評,另一場就變成台灣的學者發表,大陸的學者講評,表現出主辦單位用心於兩岸交流的安排,是第二個讓人感覺到辦得不錯的地方。

  三、在議題方面,可以看出惠空法師的見識──他連續辦兩屆研討會為何都以禪學為主題?佛學研討會不只佛教界在辦,學術界也在辦,從這兩屆研討會,可以看出佛教界的出發點,跟學術界的出發點不一樣,因為佛教有兩個重要的內涵──信仰與實修,但學術界卻撇開信仰與實修的層次,只作學術的論證。而禪學正好著重實修,於是就以實修的禪學做為研討的出發點,顯現出佛教界辦佛學研討會,在主題選擇上能與佛教的本質呼應,跟學術界舉辦的佛學研討會有所不同,這是第三點。

  不過,優缺利弊往往是一體兩面的,某些「特色」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許就是缺點。

  一、論文篇數相當多,要在兩天那麼短的時間裡,安排這些論文,於是時間的掌握必須非常嚴謹,十二分鐘發表論文,十分鐘討論,經常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事實上,學術討論會可以有不同的形態,也許可以再輔助以專題討論,以一個上午或三個小時的時間,二、三十個人就一個主題、一篇文章,作更深入的討論。嚴謹的安排當然很好,只是希望未來可以思考在大型的會議之外,兼及小型的、人數較少的、議題集中的、時間寬裕的專題研討,也許能夠將主題作更完整、更深入的探討。

  二、前面提到的主辦單位用心於各個場次的人選安排,但其中也許還可以有一些靈活的空間,比如出家師父發表,可以請教授講評;教授發表論文時,也可以請出家師父講評。透過不同觀點、不同訓練、不同專長的激盪,可以有一些交流。但我想這次會議已經考慮類似的問題,這次專題討論和綜合討論的人選安排,就有多元的考量,同樣的安排也可以用在論文發表,這是我個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