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25
佛教殿堂結構與造像的再省思 參加『台灣當代佛教發展研討會』後感



【會後有感】
研討會側寫
※ 作者: 王淳隆 - 淡江大學建築系講師

 

  能夠獲邀參加研討會論文發表,是榮幸也是責任
。由於習氣上一貫的疏懶成性,中途確實曾想打退堂鼓,不過,經過妙寂法師的督促開示,終能勉力完成論文並於會中發表。藉此機會,先謝謝法師們的慈悲與辛苦。

  要籌備一個會,前前後後投入的人力物力一定相當可觀,個中辛苦也是罄竹難書。不過到了會場,卻發現一切井然有序、按部就班,整個法會流暢圓滿。主導的惠空法師與計畫的比丘尼僧團,加上一群義工的高度行動力,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佛說「丈夫」是也。由此觀之,台灣要成為華人甚至是世界佛教中心應是指日可待


  從歷屆研討會到這一次,可以看到主軸應該是放在海峽兩岸佛學的互動與交流上。二千多年以來,佛法就以最和平、最自然的方式,依因緣和合而傳播到全世界
。臺灣教界往昔從對岸吸取很多營養,如今有機會可以互動及返饋,誠然是美事一樁。大陸在歷史及傳統上潛藏大量待開發的資源;臺灣則正面的迎向現代及未來。
這二者也可能是兩岸相對比較欠缺的部分,兩岸佛學可以面對面交流,互相認識、
了解、學習,一定可以在形式及內涵上互相衝擊,並碰撞出火花,這是期待,也是正面的肯定。

  不過,這一類的研討會〈包括佛學與非佛學〉,常會產生一種典型的結果:經過籌備、發表、研討,然後集結成書,接下來整個活動似乎就戛然而止。即使隔年繼續再舉辦研討會,但前後似乎沒有關係,前一年的能量及成果並沒有產生累積的效果。會有這樣的結果,問題似乎出在前後屆研討會的主題不能延續,以致每屆的成果都各自獨立,無法產生相加相乘的效果。要避免且超越這種典型結果,筆者倒有一個想法,就是利用禪學研究所或僧團的資源,主辦單位可以事先收集研究生感興趣的方向或範圍,經整理後定為研討會的主題,這樣在研討會發表的論文,一方面可提供研究生豐富的資料,一方面可接著做後續的研究,讓研討會的能量繼續累積。如此經過不斷的累積,在佛學研究上一定可以開花結果。

  另外,專屬於佛法的部分,筆者對以後的研討會倒有個建議:是否可以對於定學與慧學部分,從原始、部派、大乘、金剛乘、南傳、北傳、漢傳、日傳、藏傳等等,來個大集結。〈三學中戒學為首要,但因為部分白衣與僧伽戒律不同,因此似乎尚不宜僧俗相雜做廣泛的研究討論,若要研討則以分開為宜。〉因為佛法浩瀚,除非宿昔根性極佳,否則窮個人畢生之力亦難得窺全貌;再者三學是行人成就之旨歸,如果能利用多次研討會的集結整理,將三學以現代之方法由淺至深分門別類,詳細羅列每一階段之身心變化,並且善加分別各種根性,列舉最適合的法門。如此可以去除佛法中神秘及不確定的部份,讓行人能據以用功,並且功不唐捐,成就可期。這樣,在大乘興佛事業上必可利益更多眾生,而且能引發更多人學佛的興趣。這也是因應現代因緣而必須行之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