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25
研討會側寫 凝固的佛



【會後有感】
參加『台灣當代佛教發展研討會』後感
※ 作者: 郭佑孟 - 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二○○二年四月二十八、二十九日對我來說,是個充滿著好奇、期待,又帶些羞澀的日子。

 好奇的是—

  這次大會的主題「佛教殿堂結構與造像」!個人遊心佛教圖像世界已經十年有餘,深感圖像紀錄著不同時空佛子們的心靈造佛方程式,卻乏人開發印證;藉這次的因緣,可神遊道場,與古德同席對話,豈能錯過!

 期待的是—

  可以仔細聆聽兩岸學者的研究成果,或許能在大家的腦力激盪中,找到許多修學方法的驗證,或對佛法永續經營的啟示。

 羞澀的是—

  我雖然很榮幸地參與發表論文,能和諸位令人尊敬的前輩們一同分享個人不成熟而微薄的心得,但卻不曉得是否會被視作濫竽充數,而壞了主辦單位的美譽。

  由於時間侷促,我未能全程參加,僅就個人所參與的範疇說些話吧。惠空法師的〈佛教場域理論〉為大會首場,法師論理思路清晰、次第分明,很能攝受大眾耳目,聽者頻頻點頭,勤做筆記;由於時間充分,能暢所欲言,真是一幅當代說法圖
。吳慶洲教授的〈藏傳佛教佛塔的象徵意義及文化內涵〉引起與會學者最大的辯論
,大家看到了游祥洲教授為標誌佛法精神挺身而出的典範,也看到了吳教授虛心領教的風度。個人會後也曾和吳教授交換意見,他對拙文深感興趣,我們討論許多資料引用上的抉擇問題;的確,研究資料與立論依據是必須謹慎篩選的,否則極易造成全文論述的嚴重殘缺,或許這是非佛教學者因未諳佛法本質及佛學思想而面臨的最大困難點。在陳清香教授所提的〈台灣佛教禪堂與禪法〉一文中,引起許多針對其立足點的討論,其中當悟因法師說出他很懷疑「禪堂到底是什麼?」時,現場一度因此冷卻,這個疑問也讓我感到很驚訝!明代以來,講寺主講、禪寺主參、教寺主瑜伽佛事,各依需要建設講堂、禪堂、壇場等,其中造像表法方便都不相同;又千年來漢傳佛教諸宗融合的氣氛濃厚,禪僧專精華嚴、華嚴僧精擅密法的例子眾多
,而講寺或主華嚴、或據法華,講僧修持兼採禪誦、念佛、密觀者更普遍。許多佛寺都在東序設置禪堂,這除了有禪寺成規的因素外,確實提供僧人克期進修的場所
,及至近代,禪堂運作多能代表該寺修持之一端;我們當然不能說禪堂大的道風就一定興盛,但是時節因緣、法運興替,並不能減少禪堂的功能價值;有參禪需求的道場不一定有條件另設禪堂,至於沒有禪法觀修傳承的道場,那就不會想要去建設禪堂了,這大概是可以理解的。

  參加完了這次的研討會之後,大家各自返回華屋,我則回歸自己的茅篷;這兩天對我來說,是個難忘、欣慰,卻又摻雜著些許落寞的日子。

 難忘的是—

  會場上熱烈的互動!有親切的問候,也有強勢的辨析;有柔軟的思惟引導,也有謙遜的反躬自省;真相總是在不斷的討論辯解中逐漸明瞭。

 欣慰的是—

  有些論文除了對歷史文化做討論之外,也試圖揭開圖像世界神秘的面紗,使佛法與圖像的微妙關係浮上檯面;這應是佛教圖像學的精微之處,讓人有品味甘泉的喜悅。能解開圖像表層,表示觀修傳承生命力的不斷,對佛教來說無疑是可貴的。另外,會後有多位大陸學者和國內先進都對拙文表示關注,與我討論許多相關問題
;沒想到我的小文章還產生不少迴響,帶給我始料未及的喜樂感,這該是給主辦單位最好的交代吧!

 落寞的是—

  時程控制過於嚴格,使得發表人未能完整表達文意見解,討論也常在熱絡當中猛踩煞車;對發表人、提問人、參與旁聽者和論文本身,都有未盡適當之嫌。未知來日能否將這樣的會議型式做些調整呢?

  最後,個人要對慈光禪學研究所、中華禪淨協會、惠空法師和常住眾,及與會大眾們致上最誠摯的感恩!大家共建水泥叢林中的水月道場,讓彼此都能成長茁壯
。冀望下一回因緣成熟時,能有更多的佛門學者參與,對研究觀念與研究視野的平衡,應該是比較良好的契機吧。

 

前一頁後一頁回本期目錄│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