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1
僧團如何辦好佛學研討會? 兩岸禪學研討會感言



【居士看研討會的舉辦】
藉事修心與成長
※ 作者: 李月英 - 

 

  今年五月間某日,接到文殊院電話通知開會,是難得來台北的惠空師父主持的。當時在不明此會主旨及毫無心理準備下,於師父明白宣布將於十月間舉辦「兩岸禪學研討會」後,被指派擔任會議組的工作。自己其實毫無經驗,甚至也沒有參加過研討會,根本一點概念也沒有,雖明知師命難違,仍無限疑懼地不敢接下擔子。但轉念一想,辦好動是師父的意願和期望,如果師父不怕既無能力又毫無經驗的我砸了他的鍋,我又有什麼好怕的?「依教奉行」「直下承擔」便是了,於是我也就「初生之犢不畏虎」勇敢地鴨子「被上了架」
  接著六月、七月、八月,空師父依例往來奔波,持續幾年來大陸五台山講經弘法工作,偶爾以電話指示,許多工作進度,就在我們幾個臭皮匠的商量下,凡需裁奪的便送等師父做決定;可以先完成的則在開慈師及李班長的指導下,零零星星地做好準備(不敢說完成,因為有許多事務未做最後確定)。直待八月底空師父由大陸講經回來,在師父由兩週一次進而每週一次親自主持會議督策下,一切工作才算進入「緊鑼密鼓」的最後完成階段。前後算算不過兩個月,「兩岸禪學研討會」就拉開序幕登場了,先前的惶恐、緊張及辛勞,全在與會人士熱烈參與、迥響下拋諸腦後。
  如今回想起來,心中充滿感恩。首先要感謝師父給我磨練成長的機會,「事非經過不知難」「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自己平日畏事怕難,不慣負責主事,而今年事漸長,若再不改正此習氣,更待何時?接觸佛法多年,身為佛門弟子,蒙受佛法滋潤薰習,自當全力護持佛教活動。因此,這一次的參與,我以為也正是自己是否為真正佛弟子的考驗與試煉。文殊院平日接引大眾,舉辦許多學佛共修的活動,我總是享現成的,這一次,方有機會深入看到文殊院眾多的因緣,既感恩,也為自己平日疏於關心參與而汗顏。其次要感謝這次工作的所有義工菩薩,許多原本當屬會議組的工作,因為自己久缺經驗,弄不清楚,又因白天上班,晚上忙家務,有時時間軋不過來,自有師父蓮友慨然代勞完成。表面上看起來,會議組需負責的事,好像很多,其實我做的事很少,白白擔了名義卻未盡到責任,實在有虧職責,此點誠該好好懺悔。也因此,當檢討會上,空師父逐一詢問明年是否可以再辦時,我很篤定地說:只要空師父有構想,加上開慈師的領導及李班長的策劃,以文殊院平日看似無人,一吆喝七八十人的動員力量,當然可以辦!由此亦體悟到平日廣結善緣的重要。文殊院自成立以來,偏居鬧市一隅,秉承空師父弘揚佛法、導引修行的理念,默默耕耘了七八年,此次舉辦「兩岸禪學研討會」所展現的成果與實力,具體證明師父長期以來的用心果然「功不唐捐」。參與這次活動的工作人員有:高中營的學員、講經班的蓮友、念佛共修的菩薩、文殊院寫作協會的居士,……,老、中、青、少各種年齡皆有,工、商、公、教各種行業具備,真正是眾緣和合,令人讚嘆。廣結善緣的重要,於此得到實例證明。
  平心而論,這次的「兩岸禪學研討會」,不能說沒有缺點,只因是第一次,大家不敢苛求,故而不乏肯定、溢美之辭。但若明年還要再辦,則絕對不可以此為足,因為已是第二次了,人家要求的尺度標準當然也會比較高,我們的表現只能更好,故而必須更審慎、更周全,精益求精、好再求好才行。因此,謹此略述淺見以供參考。
  首先須健全籌備組織:一定要有專職人員主其事其總其責,各組召集人亦然,而且若能由師父來擔任主要幹部,而由眾多在家居士協辦,一切以師父指示為依歸就更理想了。以我而言,原本有些事,只要幾個電話就可以解決的,常因白天忙於上班無法聯絡而延誤時機,不免耽擱事情;並以在家居士多另有俗務,不確定性太高,往往重要會議無法每次參加,對籌備工作的進度也就不能充分瞭解;而且光有心仍不足以成事,必也還得有計畫、有方法,乃至具有專業才能。因此,基於經驗的傳承考量,以及務使師父對整個會議活動有別一般世間的研討會的理念能確實落實,我以為第二屆「兩岸禪學研討會」的活動辦理,師父宜委聘出家師父擔任總執行長以及各組召集人,然後由眾多在家居士襄助以共成其事,如此以僧團領導居士,以出家教導在家,籌備工作當更周詳、圓滿。
  其次要強化各組分工。正式舉行會議活動期間,各組職掌要明確,務期所有發心的義工菩薩,皆能完全確知自己的工作職責並絕對堅守崗位。會場之外若也能有麥克風,甚至電視現場轉播,使所有工作人員,無論是在場內或場外,皆能充分瞭解整個會議活動的進行,必更有助於善盡自己職責而有利活動進行的順暢無礙。
  猶記得八十年的春假,參加文殊院借基隆海會寺舉辦的教師學佛營,首度聆聽惠空師父開示,便為師父悲心辦道的熱誠所感動。幾年來,眼見師父創辦成立文殊院,中華禪淨協會、慈光禪學院及研究所等,並不辭辛勞,一年兩度遠赴大陸講經說法,弘法利生的宏願始終如一。此次發心舉辦「兩岸禪學研討會」,一改過去只默默耕耘的作法,可說是為光大弘法的工作跨出了一大步。身為佛門弟子,至心祈求就是正法住世、佛道興隆、僧才輩出、普利群倫。因此,對師父濟世弘道的悲心大願,在居士自當全力擁護支持,並期望師父能再接再厲,更加發揚光大,則眾生有幸,佛門有幸,是所至禱。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