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22
心繫兩岸話僧伽 共擎一展燈



【兩岸僧伽教育交流心得感想】
兩岸僧伽教育交流之我思我見
※ 作者: 釋妙寂 - 慈光禪研所

 

  舉辦兩岸僧伽教育交流,今年已是第四屆了,忝為研所學生,有緣能贊與此會,其實自愧付出的不多,但卻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習與成長不少。

  兩岸僧伽教育交流,在基於對未來佛教住世的關心下,進行對僧伽教育的省思與探討,廣邀大陸從事僧教育工作的負責人、核心幹部們來台與台灣僧教育單位進行經驗與意見交換,所以其對象以佛學院的法師、行政人員為主。本屆除維持此一貫原則外,最大的特色,在於所邀請的對象為大陸尼眾佛學院的比丘尼,而所參觀的地方也多為尼眾道場,期間並在師大舉辦一場以比丘尼為題的座談會──「廿一世紀比丘尼的角色與定位」。誠如江西尼眾佛學院印空老院長所說:「我們是同道,也是同胞,兩岸僧伽聚在一起學習,是難得的機緣。」這當中除了血濃於水的親切感外,更重要的是絲縷牽連的中國佛教的道情。

  藉陪同之名,其實對自己而言是行參訪之實:華梵的教育事業、圓光傳統與現代學制兼融的叢林學院、慈濟的慈善弘化、南林的謹嚴持律、德山的生活中的律儀防護及根下作觀,及慈光的禪理與禪修,可以說各為一方典型。從中不僅感受到台灣僧團的豐富多樣與自主性,亦反映出佛教在適應時代因緣下應機發展的可能性──佛法的本質是亙古昭覺的真理,然教團的住世卻須與瞬息無常的時代因緣、眾生業感相契;在拿捏變與不變之間,就展現了現今台灣佛教多元的生命樣態。

  台灣佛教是日據後新興的生命體,經過了五十年的發展之後,在契應時代上確實累積了一些傲人的經驗,但難以避免的也有些迂岐,即重弘化而少實修、知解盛而義解羸。當然這當中有為圖生根存續而不得不的方便因緣,也有人才承接不上的困難,但長久下來卻造成對佛教出世本懷的模糊。再觀大陸佛教經歷文革的摧殘後,現正積極與快速的恢復中,除硬體的道場重建外,重點在於軟體的叢林制度的循歸。我們顯然可見,大陸佛教未來發展所面臨的問題,與台灣佛教曾經經驗的問題同質性頗高:一樣都有復甦發展的外弘壓力、一樣都有人才斷層的危機、一樣都正處於政治改革開放、經濟起飛的有利的大環境沃土中;差別的是,大陸佛教擁有更多隱隱可覓的傳統風範,及以十三億人口為後盾的人力資源。所以,現今兩岸同樣思考未來的走向,卻有不同的立足點,而這正是兩岸佛教交流的價值與必須性所在。為什麼呢?大陸在尚存的叢林基礎上,必須洞燭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取利避弊,吸收契應時代的經驗;而台灣佛教則在佛教普及社會的背景下,再思佛法教、證二量的深化,回顧傳統、吸取養份,從中調整未來的步伐。所以說,台灣佛教發展的軌跡可為大陸佛教的借鏡,大陸佛教的古風可為台灣佛教反省的明鑑,然後,兩岸佛教共同為中國佛教開闢未來的出路。

  兩岸佛教的出路,聽起來很玄遠,實則落實的階梯就在僧伽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計,有怎樣的僧伽,必然走出怎樣的佛教樣態;要有怎樣的佛教未來,必須即今培育怎樣的僧伽人才,因為即使已確立了教育目標與具體方針之後,往往也要經過二、三代才能看到其影響。我們現今所處的時空是知識發達、資訊通流的時代,傳統的山林佛教只能聊為慕古者的精神象徵,難以成為開創佛教新局的砥柱。佛教要流布於世間,必須用世間人可以接受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去傳播佛法,這當中很重要的關鍵就在於佛法的消化與轉詮,而消化與轉詮的樞紐又在僧伽的學習與成長。佛法畢竟是一門身體力行的學問,所以其學習的內容勢必包括解與行兩部份:解為眼目,應立在先,因此首先必須對佛陀一代時教做修行淺深次第的判釋,釐清教理之權實與偏圓,然後方堪以解導行。個人以為今日漢傳佛教之不振在於修行不彰,而修行不彰的原因,並非是僧伽沒有道心,不想修行,關鍵即是對教理中的修行淺深次第不清楚,以淺為深、以深作淺;修行的淺深次第即心性的淺深次第,從佛菩薩的心性到凡夫的心性,深廣難測,經論中依不同的心性差別,而有不同的方便與正觀。所以必須善能察辨眾生心性差別,整理出完整的學修次第,禪修教育的落實才可望實現。

  可喜的是,在交流的對談中,大家都已認識到真正義解、實修人才的重要,但也都瞭解其養成之不易。除了要有善知識耐心的灌溉外,還要自己能安忍宿昔的煩惱與業障,這當中所需要的資源,往往不是師弟二人所能承擔的,它須要整個佛教界一起來關心與護持。僧伽教育是全體佛弟子的大任,我們必須全面性的反省與檢討僧伽教育的方向與制度──我想這是兩岸僧伽教育交流所要傳達的訊息與希望達成的目標。

 

前一頁後一頁回本期目錄│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