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24
禪學會議側記



【「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研討感言】
積跬步以成千里
※ 作者: 魏德東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穿過台中市親切溫馨的街巷,車子駛到太平市一個叫坪林的地方。莽翠的山腳下,隱約可見一座不大的佛刹,這就是慈光寺,也是慈光禪學研究所的駐地。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在臺灣,像慈光寺這樣規模的道場可能不勝其數。然而,就是這家僅有一座兩層佛殿、住衆20餘人的佛寺,在惠空法師的領導下,自1998年以來,連續舉辦了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在大陸與臺灣的佛教界和佛教學術界産生了積極的影響。

  2001年10月27日至28日,一個完整的周末假日,「圓頓與次第——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假臺灣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筆者十分榮幸地參加了此次會議。這也是筆者初次來台,感想良多。

  這次會議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會議主題的重要性。在會上,「圓頓與次第」被稱之爲一個時代性的課題。其原因在於,中國佛教似乎對於圓頓具有強烈的自信,以至造成對修行次第的漠視。有清以降,佛教給人的突出印象就是經懺,嚴格有序的修行泯沒難見,佛教在民間的聲譽也不高。廿世紀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在佛教社會化方面功不可沒,但又有修行「泛生活化」的傾向,似乎現代佛教已經不需要專門的修行。會上,僧俗兩界的大德對此予以了深刻的反思,並從各個宗派、各個層面說明佛教有豐富的修行思想,次第與圓頓相即不二。當代佛教的健康發展必須重視實修實證,這是佛教徒解脫的基礎。

  會議給我的第二個深刻印象,是青年僧人的佛教素養。辯才無礙的兩岸學僧、風華正茂的佛學院學生,使我突然意識到,僧寶在現代佛教中的作用,很可能並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樣會降低,反而可能與日增隆。會後對圓光佛學院的參訪,使我進一步感覺,廿一世紀中國佛教學術的重鎮,很可能是在僧人一邊。一方面出家人學修一體,另一方面他們有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的條件,這都是在家佛教學者更難做到的。像近幾十年來大陸佛教學術界成果占優的局面,在新的世紀很可能會有所改變。就個人而言,作爲一位在家佛教學者,就必須有自己的研究特色。

  一個學術會議,聽衆居然有500位以上,這是令我歡喜讚歎的又一方面。許多年邁的長者都很認真的聽講、並熱烈的爭論,使我感動。特別是很多長者與大陸僧人和學者說親論故,使筆者心中充滿溫暖的鄉情。在諸種社會元素當中,佛教的包容性和超越性是顯而易見的,佛教完全有可能在新的世紀爲世界和平及大衆的幸福發揮更大作用。

  會後對圓光佛學院、慈濟功德會、佛光山、中台禪寺、靈鷲山以及慈光寺等地的朝拜,使我深切地體會到,通過50年來人間佛教的建設,寶島臺灣不僅使佛教與中國社會的融合達到了新的高度,也在許多方面提升了整個中國文化的品質。

  見賢思齊,努力精進。這是回大陸以後我在心中常常默念的句子。祝福惠空法師和他領導的研究所新年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