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6

 

 

 

一九九九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序 開幕致詞
【議場記實】  
 交流激盪,集思廣益 釋妙寂 - 編採組

 

  由慈光禪學研究所和中華禪淨協會合辦的第二屆「兩岸禪學研討會」,於十月廿三、廿四日兩天,在台北師範大學演講廳和會議廳熱烈舉行。會議主題為「念佛與禪」,並就此中「自力與他力之融合」進行專題討論。大陸佛教方面,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聖輝法師,率領〔大陸佛教訪問團〕一行,計有法師、學者共二十位與會。據大陸方面表示,此團是兩岸佛教交流活動中,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訪問團。

  首先,開幕式由大會主席惠空法師主持,在向佛行三問訊禮,及三寶歌的莊嚴梵唱中揭開序幕。接著,大眾默誦《心經》功德回向「九二一」大地震傷亡同胞。隨後,在貴賓訪問團團長聖輝法師、副團長學誠法師、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宏印法師、前福嚴佛學院院長大航法師和中國人民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方立天教授的簡短致詞後,即展開研討活動。在整個研討會的流程安排中,可以感受到大會堅持簡單、隆重,又能深契佛法意涵的用心。

  據大會主席惠空法師表示,舉辦「兩岸禪學研討會」的目的,是希望喚起佛弟子對於「佛教禪觀」,此一做為佛教核心──實修的重視。去年舉辦第一屆後,由於大眾的認同與鼓勵,今年更針對當前教界流行最廣的念佛法門為主題,擴大舉辦第二屆。此次研討會,堪稱為兩岸具代表性的佛教學術會議,亦是兩岸佛教界之盛事:大陸方面,計有法師五位,學者六位,發表論文;台灣方面,則有五位法師,四位學者提供論文。兩天中,共發表二十篇論文、七篇專題討論,及兩場開放性的綜合討論;參與發表、講評、主持的法師、學者共三十多位。

  過程中,不僅台上討論熱絡,台下的迴響、互動也非常踴躍,兩天中,教界法師、居士、學界大德、與會的聽眾約五百多位。國內各佛學研究單位,也都有老師和學生來參與,如圓光佛學院、圓光佛研所、福嚴佛學院、華梵東研所、玄奘宗教所、中華佛研所、法光佛研所、慈明佛研所。而許多從事哲學研究的學者教授亦對此活動表示認同,如中央大學朱建民教授認為:「議題安排可以看出主辦者的見識。」透過不同角度、不同觀點的相互激盪,可以讓大家對念佛禪觀有一更豐富、更清晰的了解。當然,這其中還有許多歧見未能融通,但這也是義解論辯的必然;正因為有歧異,才有思考的空間與研討的必要,方能慢慢凝聚出交集點。

    從內容來看,此次研討會的討論焦點,主要有三:

  一、念佛法門的禪觀運作

  念佛法門是貫通於各宗的,論文中,有探討原始阿含的念佛、有華嚴的念佛,也有天台、淨土、禪宗、密教等不同的念佛,都是從各宗特有的思想架構,來看其念佛的具體禪觀。

  二、念佛法門中自力與他力的問題

  念佛法門一般為他(佛)力思想的代表,但禪觀本身又是自力覺悟的體現,此中自力與他力如何調和?其比重與地位如何?這是探討念佛法門時必然面對的問題。

  三、淨土宗與禪宗之歧異與融和

  禪、淨兩宗是中國佛教修行實踐的二大主流。淨土宗是念佛法門他力思想發展的極致,禪宗允為禪修自力思想的代表,兩宗各有不同的修行方法與理論架構。然自宋代以來,每有唱言「禪淨雙修」者,其發展背景為何?影響為何?實踐方法又為何?這是作為法門修行時的一大課題。

  綜觀此次研討會,仍承續上屆的風格,具有幾個特點:一、教理與禪觀的融會;二、佛教的宗教情操與義解思想的邏輯論證的融會;三、教界與學界的融會;四、台灣佛教與大陸佛教的融會;尤其可喜的是,這些結合都是良性的、相得益彰的互動。在大會圓滿之際,我們期待在廿一世紀二○○一年舉辦的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能有更圓滿的結果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