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6
我對這次兩岸禪學研討會的體會 兩岸禪學會議的風格



【研討會心得】
研究佛法的正知見
※ 作者: 學誠法師 - 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

 

  對於這次兩岸禪學研討會,開幕式時我就談過,它具有三好:第一、大眾的發心好;第二、題目出得好;第三、產生的影響好。總之,這次研討會是很熱烈、圓滿、成功的,至於這些成就,就不多去談他。在此我想談些感想及建議。

一、對佛教學術的看法

  首先,我想說明我對目前學術界,特別是佛教學術化問題的看法。對於佛教學術的問題,歐美人從分析和人文角度來研究;日本人從考據學和文獻學角度做學術;我們佛教徒則應站在信仰的角度做學術。因為很多方面如不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佛教學術就很難做,比如說佛教感應,就很難站在考證的角度來談。閉幕式時也談到,學術是目前最時髦的一種作學問的方式,出家眾中也必須有人去掌握這種渡化眾生的善巧方便。但佛教是非常注重結果的,所有的道理,如三法印、四聖諦……,這些宇宙人生究竟的真理,已透過釋迦牟尼佛的證悟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做學術研究的目的,只是要闡述這些宇宙人生的道理,使現在的人更容易明瞭與接受而已,而不是自己發明出某種道理。所以,如果我們沒完全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只是以學術的基礎做假設,然後自己胡亂證明,那是很危險的,所以《佛遺教經》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因為我們在沒有證果證道之前,都是用分別心來看待佛法,往往會有偏差,甚至是錯誤。

  所以,我認為論文發表者和講評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出家人,必須具足正知正見,以正知正見為主導,這是非常關鍵的。這次,請了很多專家學者來參與我們的活動,雙方互相切磋,豐富佛教學術領域,但裡面也有個別觀點的問題。當然每一個人的觀點都很難一致,但最起碼不能悖離佛法,否則論文就會讓人產生邪見。有佛法正知見的人,當然有鑑別能力,知道論文好壞;但如果沒有鑑別能力,認為禪學研討會每篇論文都是正確的觀點而接受這觀點,那問題就很大了。像許多學者僅僅視佛陀為歷史上的一個人,主張佛陀思想乃是受到文化、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然而佛教是以十法界無始無終為整個時空的概念,若以短短的幾千年的人類歷史,是不能夠真正認知佛陀的。

二、兩岸論文發表的差異

  至於兩岸論文的差異,可能在台灣常常有做學術的訓練,大陸僧團的學術訓練還不太夠。寫文章、講經與論文發表不同,有些人會寫文章,不一定會發表,有些人會講卻不一定寫得好,大陸這方面的訓練還要再提高。這是第一個兩岸不同的地方。

  其次,台灣論文明顯偏重於南傳的系統。其實南傳、藏傳、漢傳都是整個佛法重要的組成部分,但近百年來,日本人認為大乘經典是以後發展出來的,原始佛陀時代僅止於小乘佛教的思想。言外之意,這些經典在佛陀還在世的時候並不存在,所以他們談論到原始佛教,就與傳統佛教對佛經的看法有很大差距。印度是一個不注重歷史的國家,對佛陀誕生、出家、開悟、涅槃的年代,都眾說紛紜,有不少事實根本就無從考證起;其次釋迦牟尼佛是一個大徹大悟的人,絕對不能以凡人來看待,更不可以我們現在的認知來看待佛陀,如果以現在觀點來看待佛陀,佛陀就成了一個普通人,只不過宿智比較多、思想比較偉大,那他就不足以成為聖人,不可能成為佛陀。

  我們傳統的說法,最典型的就是天台宗判教,有「別五時」,所謂的「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最初華嚴三七日、法華涅槃共八年」,如果認為法華經及其他大乘經不是佛講的,那所有天台、華嚴的理論都有可能動搖,中國佛教的根本、傳統佛教的根本也都會被影響。依祖師大德的看法:佛陀成道以後渡化眾生,不僅為人說法而已,每部經除了有一千二百五十個常隨眾比丘外,還有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講地藏經時,佛陀還上忉利天為他母親說法,這些若不承認,那佛教會產生很大的問題。現在學術界有不少人認為《大般若經》、《華嚴經》是佛陀弟子根據佛的本意整理出來的,但我們可以看出許多佛陀之後的論典:《中論》是龍樹菩薩寫的、《大乘起信論》是馬鳴菩薩說的、《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說的,《大智度論》也是龍樹菩薩說的,在印度這些重要的論述都是有作者的,為什麼大乘經典就沒有作者呢?也不知道是誰編的?況且有那位弟子有高深的智慧能夠編纂《華嚴經》、《大般若經》呢?我是不太相信的!況且玄奘大師在唐朝時,距今約一千多年,比現在更接近經典的結集時期,考證應比現在更充分,所以學術對大乘經典認知的問題是非常關鍵的,假使佛陀以後的人之著作能成為經典,那今人編出來的是否以後也會成為經典?所以,如果以南傳佛教的理論作為標準來判斷一切佛經,會有很多的問題、會引起很大的爭論,這是第二個兩岸不同的地方。

  最後對於這次兩岸禪學研討會,提出個人具體的建議:研討會中,討論、座談、回應都相當充分,但在自力與他力的討論或綜合討論,在比例上應該可以多一點。活動也可以根據該主題來發揮,比如「念佛與禪」研討會,可以打一天禪或是念一天佛;論文發表也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分配場次,比如幾篇論文是關於禪的,幾篇是關於念佛的,幾篇是關於「念佛與禪」的等等,一方面與主題更貼近些,一方面討論的差距不會太大。一個上午就有四篇不同主題的論文發表,會有適應上的困難,也會造成上午話題談一半,下午再談一半的情況。

  以上是我就參加兩岸禪學會議提出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