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6
兩岸佛教交流活動的意義和感想 兩岸禪學研討會感想



【研討會心得】
深具意義的兩岸禪學研討會
※ 作者: 樓宇烈教授 -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緣起

  1993年第一次到台灣訪問時,我便與惠空法師結下因緣,也曾參訪過文殊院。後來惠空法師因宏法事務經常到大陸、到北京,也到我們北京大學,我們的接觸機會因此就更多了。在第一次的兩岸禪學研討會中,惠空法師也邀請了許多大陸的學者如方立天教授等;而第二次,也就是這一次的禪學研討會,好像又更擴大了一些,所以惠空法師也希望我能夠來參加。就是這樣的一個因緣,很高興能來參加這樣的一個活動!

  ●思想界、佛教界極有意義的一個活動

  佛教領域中,大陸與台灣本是同一個根源,而現在面臨的問題也相類似。無論從宗教的角度,還是從佛教的哲學、理論的角度來講,好像都存在著許多共同的問題。如這次會議的主題所討論,對佛教的理論之理解與佛教的實踐要如何結合的難題便是一例。

  隨著現在學術研究的發展,世界上都有把佛教愈來愈學術化的現象。佛教作為一個宗教的修持應該通過一個如何的途徑?這在現在是一個雙方都共同存在和關心的問題。舉辦像這次這樣的一個活動,它的一個重要意義就在於出家眾與在家眾,宗教實踐者與學術研究者可以作一個交流,一種結合。他們各自可以從他自己不同的體驗來交換各種意見,這種交流是非常好,非常有益的!分頭來說,在大陸與台灣,大家都還沒有就這樣的問題來作專門的,意見上的溝通,思想、體驗上的交流。而在這裡有這樣一個機緣,有這樣一個好的場所提供出來,大家一起討論,這是很有意義的。

  這一次我們可以看到,從理論上這次會議對念佛、禪定的問題,從原始的佛教,大乘的般若學到唯識學,乃至到密教,其關於念佛的重大理論都提出來討論了。雖然有很多東西探究並不是很深入,但是使大家知道有這樣一些問題,也就有可能進一步去研究。

  另外,從學術方面思考,一般學者缺乏的是修持方面的體驗。而這次出家眾可以從它們修持上自身的體會來談談他們的經驗,使大家更能了解許多層面的東西,所以這次會議可以說很有收益。

  ●承續與創發

  我覺得佛教的生命力就在於它能夠不斷地契理、契機!這樣的動力不停地在影響整個中國的思想界。

  隨著時代的發展,佛教總是能不斷地重新組織,重新詮釋它的理論,我想這就是佛教生命力的所在。我們需要不斷地探討佛教的這些理論跟我們這個時代、這個人生有什麼樣的啟發與意義。

  廿一世紀可說是一個創造性思維的世紀。但任何創造性的思維都離不開對傳統的繼承。如果沒有傳統的繼承,這個創造性的思維就沒有源頭與根基,而這樣的創造性也就沒有持久力,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總結我們的傳統。在中國,佛教具有它重要的社會、文化功用。中國傳統文化從東晉以後,若捨離了佛教而談,我想就無法理解。東晉以後﹐佛教思想滲透到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把握中國文化的底蘊與精神,對佛教的掌握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學術界,宗教界不斷地反思我們佛教的這些理論,從中發掘其對現在社會、文化的影響,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即「在詮釋中創新」。

  以我自己的體會為例,從佛教的發展過程中,特別在傳到中國,發展出禪宗的世界,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精神,即其個性化。因為禪宗的「悟」,有其共同的目標,即都要悟得佛法最終的真理──空、清淨。但如何悟道?沒有一個人是相同的。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悟到「空」的道路。任何的模仿都不是真正的悟,只不過是一種外表的相似。而悟也不是別人可以替代的,悟是自身的事情。就像自己肚子餓了,就應該自己去吃東西;自己冷了,就應該自己去穿衣服,別人是無法代替你解決這些問題的。所以「悟」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東西。這種「個性化」,我想非常契合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們現代這個社會就是一個多元化與個性化的社會,所以禪宗的個性化的思考,在現在時代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加以闡發的。但是這樣一個個性化的東西並不是要造成我們的散亂。他有個共同的目標──去悟得諸法皆空的真理。

  這樣對傳統的不斷反思,是獲得創造力的一個力量,可以成為促進新的思想產生的原動力。用中國傳統儒家的話來說,就如荀子提出的:「循其舊制,擇其善者而明用之。」我們要如何繼承?「循其舊制」就是繼承傳統;「擇其善者」要選擇好的;「明」是經營發明;「而明用之」,便是不只要選擇好的,而且要重新經營發明,重新加以發揮。我想我對佛教思想的期許也是如此。

  ●問題切入與拓展

  當然,經過這次討論也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不可能都解決的。有些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僅就對念佛概念的理解就很不一樣,這個問題顯然就還需要更多的討論。我認為可以允許有許多不一樣的看法,有許多不同的理解。念佛這個問題從原始佛教發展到現在﹐本來就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方法與理論,只是我們須要去梳理一下:當你談這個問題時是由哪個層面去切入?否則大家爭論半天,皆是由不同的層面來說,所以這個問題我想仍是很有趣的。

  其實在我看來,討論切入的角度,切入的層面,可能比自力與他力的問題更重要。自力與他力的問題從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比較清楚的,有的主張自力,有的主張他力,有的主張自力、他力融合的。在這融合中間,有的是要以自力為基礎來融合,也有的主張要以他力為基礎來融合,但這些好像都還比較清楚。

  但問題是為什麼自力和他力這樣一個融合的問題在中國佛教裡會顯得那麼突出?在近代又為什麼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來?其實這些都有它的歷史背景的。我覺的這個問題在這次會議中似乎就討論得少了點。就自力、他力本身的問題談了很多,但至於為何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這樣一個問題它是針對歷史上什麼樣的情況而提出來的等等,就討論得少了點。

  另外加上如上所說,對念佛問題的不同層面的探討等等,這些又都為下一次會議留下了許多的題目。

  ●組織完整,服務周到,反應熱烈

  就會議組織而言,我對這次的活動是沒有任何挑剔的。組織完善,服務人員眾多,服務周到,這些方面在這次的會議中可說是很圓滿了。而就討論的情況來說,聽眾的反應非常熱烈,我想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我在中國、日本、韓國等各個地方都參加過許多像這種對佛教問題作討論的研討會、討論會,但像臺灣有這麼多的聽眾卻是很少見的。我想台灣真的有許多對佛教有興趣的人士,並且他們也都相當的認真。一般在各地像這樣的會議,聽眾通常是一場少於一場的,而這次的活動卻是聽眾一場多於一場,最後甚至於很多人沒有位子可坐,所以我想這次會議是相當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