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6

 

 

 

長留一片月——訪台紀實
【僧伽教育交流心得感想】  
 兩岸僧伽教育交流會議有感 靜波法師 - 

 

  通過參加「兩岸僧伽教育交流會議」,而有因緣面對臺灣佛教事業多元化的現狀。無論是臺灣佛教教育的不同表現形式,還是臺灣佛教寺院的風格和特點,尤其是臺灣佛教的那種弘法熱情。因在這種熱情的驅使下,産生了許多生存的空間。所有這些,留給我的,都是難以泯滅的深刻。而這深刻,又可以分爲以下幾點:

  一、佛教教育的不同表現形式

  就像是花園中的花朵,色彩斑瀾、多姿多彩,臺灣的佛教教育也如同於此。無論是作爲佛學院的存在,如:福嚴佛學院、圓光佛學院、元亨寺佛學院、中台禪寺佛學院等;還是作爲社會學院的定位,如:玄奘人文學院、華梵大學、慈濟醫學院等。所有的佛教教育,無不都在盡其所能地表現著佛教的理念。這是佛教存在的根本所在,是任何時候都不可以丟掉的傳家寶。一般的佛學院教育突出佛教的特點,還可以理解;就是一般的社會學院,表現出的佛教精神,就有點令人奇怪了。也許是社會發展的結果,人們逐漸認同並受益於佛教。還有就是那份包容。如:允許其他宗教信仰,提倡人文思想等。不管怎麽說,佛教辦大學實在是個新鮮事。儘管臺灣人覺得沒怎麽樣。但我想,最初恐怕也不是這樣的心態。可見,事物的變化,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就像我最初看到「慈濟醫學院」中,解剖的那些屍體。任你怎麽樣說「空」,那一刹那的感覺還是擺脫不了人的情緒。正是如此,人才顯得真實,而又能夠有所成就。但這並不意味著自以爲是。

  臺灣的佛教,以多元化形式存在,體現的佛教理念,應該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換的一種存在方法。這符合「諸行無常」的法則。所以,在他們不同的表現形式下,完成的還是佛教的理念。他們的根本卻沒有改變。面對現實,而又不拘泥。比如說,所有佛教教育的整體規劃,都有著非常好的硬體與軟體的配套。正是因爲如此,佛教的教育,總能夠跟上社會的發展而有勃勃生機。人們接受的佛教已經是一個很親切的宗教了。

  二、寺院迥異的風格

  在臺灣走了許多寺院,就其建築的風格看,即有古代的風格,又有現代的特點;即保持了佛教的內涵,又有創新和發展;同時,在建築風格上,還體現出個體的特點,賦予和象徵的一些精神特質。應該說,這是一種新的思維模式的探索。同樣,還是一種佛教靈活運用的表現。因爲這種表現,能夠同人們的審美觀,精神世界的開拓,有一種相應和默契。於是,人們給予回應,成爲精神上的象徵,以激發人們的凝聚力。如:「慈濟功德會」的大樓頂端設計等,在它的許多出版物上有印刷。又如,「中台禪寺」的主體建築,同樣有這樣的理念。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那高大的建築。讓人感受到一種氣勢。據說「佛光山」、「靈巖山寺」、「法鼓山」等寺院建築,也都各具特點,各有理念。當然,一些比較小的寺院,相應的會差一點,卻也有不同之處。比如說,合理地利用空間,起建樓房等。雖然有臺灣空間狹窄的情況,卻也覺得頗有氣勢。

  佛法是活的,就建築而言,也可以說明這一點。我們承認,不能沒有傳統。但就一般人的思維觀念而言,還是不願意總去欣賞一種形式。那麽,各具特點的,且又不失去佛教內涵的寺院建築,應該說,是能被人理解和接受的。至少,臺灣的寺院在這方面,作出了嘗試。

  三、弘法的熱情

  臺灣的各種宗教,都有人信仰。無論是空間,還是人數而言,相對應的,因各教努力的程度而定。所以,各宗教的人都在積極工作,擴大本教的影響。關於此點,應該說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責任使然。任何一種思想,包括各種宗教,都有讓人接受並受益的願望。佛教也不例外,同樣需要做這樣的努力。因此,臺灣佛教的法師們,一直都在熱心地弘揚著佛法。這實在是一件本份的事情。畢竟「弘法是家務」。這也是沒有任何理由能夠推卸掉的工作。否則,既對不起面對的信衆,同時也在失職、失責;也會使他人對佛教徒産生疑惑,同時也將使自己的信仰沒有任何說服力。相信,這是正常的思維。

   2.壓力的促使。生活在一塊空間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對周圍的環境漠不關心。現實中就有這樣的問題,在佛教的寺院面前或附近,有基督教的教堂,民間信仰的土地廟,道教的開天宮等。佛教徒怎樣定位自身,沒有辦法回避。如果置之不理,其結果是,自己起碼的生存都難以保障,又怎麽談得上對自己的信仰負責任。同時,佛教內部的壓力也突現了出來。生存空間本來就不大的現實,彼此之間的盡力發揮著自己的特長。正是因爲這責任與壓力的雙重作用,才使得佛教的法師們行動起來,弘法利生,創造出臺灣佛教多元化的現狀。各具特色的寺院,各具特色的教化方式,淋漓盡致的表現。當一個時代結束之際,一個繼承的問題,將是臺灣佛教面臨的一個新的主題。同樣,這依然是一份沈重的責任與壓力。

  四、一點建議

  兩岸佛教教育的交流,參訪了臺灣一些寺院,及佛教徒創辦的佛學院、大學等,共舉辦了七次座談會議。對我而言,應該說收穫不小。但我總是覺得,應當儘量多聽、多看、少說。因爲,訪問團中的大多數人,是第一次到臺灣,許多情況尚不熟悉。況且,臺灣與大陸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而在不是十分瞭解的情形下就發言,恐怕難以中的。誠如聖輝法師在「福嚴佛學院」交流會上所說:「我對『大思想家』的說法非常感興趣。而培養祖師、佛陀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務之急是,儘快培養出一批普及化的人材來。因爲大陸的幾萬所寺院,需要有一些水平的人來住持。」可見,雙方之間的觀點並不完全相同。如果我們能預先知道臺灣佛教教育的狀況,交流起來,也許會有更好的效果。

相信未來兩岸佛教教育的交流,會做得更好,更圓滿,因爲我們彼此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