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0
與歷史相應的創舉 對禪學研討會的迴響



【兩岸禪學研討會心得】
關心本份的事情
※ 作者: 傳明法師 - 廈門閩南佛學院教師

 

  參加這次禪學研討會,一開始我想像不到有那麼多人熱烈的參與,我們私下跟濟群法師談過,都認為這種學術會議在大陸,沒有辦法做到這麼熱烈的氣氛。因為學術這性質是比較專業的,論文看得很辛苦,又引這麼多古文,古文很多人看不懂;你要先看過論文,瞭解這篇論文整個架構、內容、觀點,才能在短短十分鐘左右的發表時間內,聽發表人闡釋一遍就聽清楚他闡釋的觀點。尤其這次會議的主題是「禪」,這是實修的部分,有些是自己以前學過的內容,不然包括我都聽得唏哩糊塗的。所以有這麼多人參與,可見台灣對學術方面的重視,而且也透露出大家對禪方面的興趣。

  在大陸參加這種會議要報名,同時要繳報名費;一般是座談性質的,九十個人聊一聊,講評時都說一些好話,都不願意揭露對方的缺點。所以來參加這次會議,我是帶著學習的動機。兩天下來,給我收穫很大,尤其怎樣發表論文、怎麼當主持人、怎麼講評、整個會議是怎樣的過程,都在這裡學習到。而且在不同觀點的討論上,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這種氣氛很自由、很輕鬆,但也很緊張。特別是這次會議是由出家法師和在家學者共同發表,兩者之間可以得到很好的溝通。因為一般我們印象中,總認為學者他們做的一些學術研究,站的角度有時非但不是同情佛教,甚至也不是站在佛教的立場來研究佛教,而是用一些方法論來研究佛教,我們看起來,就覺得怪怪的,毫無一點感倩。而他們也可能認為我們出家人都沒學問、不會搞學術,光會念經、拜佛等等。但經過這次研討會良性的溝通,我覺得這種隔閡好像全部打破了,感覺很融洽。這點在大陸方面還有待努力。

  談到這次禪學研討會的特色,當然在「禪」的方面,就禪定的問題討論得比較多。在戒定慧中,「定」排中間,它是關鍵所在,因為要伏斷自己的煩惱,解脫生死,非有禪定不可;沒有禪定做基礎,智慧開發不了,煩惱肯定也斷不了。就我個人來講,禪學研討會,雖然它是理論的、學術的探討,但在探討這些問題時,並離不開我們自己的修行,因為理論本身是指導修行的,學術也應該是為修行服務的。在探討問題中,作者透過他們的聞思,把修行理論條理化、系統化,把它闡釋得非常精細且深刻,甚至結合自己修行的體驗,表達成文字,讓我們看完以後,覺得很有條理、很精確,而不是籠統、含糊的,且可以引為借鏡,這就起了指導修行的作用。論文應該是為這些服務的,而不是為了做學術;它與修行是不能分開的,如果分開的話,跟一般的學術討論就沒什麼區別了。所以,這次禪學研討會,就是在關心修行的問題上,達到了提升禪修理念的作用。

  修行,實在是我們佛教生命力的所在。我以前一直想寫一篇文章來探討佛教生命力的問題,因為當時我看到整個佛教界有很多流弊:做經懺的腐敗、甚至很多出家人不知道出家要幹什麼、又受到社會上商品經濟的影響,認為學佛法沒用,沒有一點淡泊的心情。這種急功好利的行為,怎麼能學佛法呢?最大的關鍵,我覺得是他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沒有內在的體驗。佛法是要你去實踐後體驗的,你去證明這理論是正確的,心量就會提高,甚至更走近佛法一步。這是與一般的學術、學者不一樣的地方;也就是透過這種宗教內在的體驗,你的生命才能自在解脫,進而把你內在的氣質影響給別人,這是宗教之所以可貴的地方。

  而這次的禪學研討會,有這麼多人參與及關心,並熱烈的共同進行討論,這是一個震撼。當然就整個台灣佛教來說,有注重弘法、慈善、持戒、念佛、參禪等等的,但在我們看來就覺得台灣很多方面為了迎合大眾、迎合信徒,而有點流俗了,帶有一種向外馳求的味道,在我感覺不太好。修行是一種氣質、一種內在的表現,它欺騙不了人。古來大德說:「你有沒有修行,站在我的眼前,一眼就看出你的修養來。」所以我覺得,這次禪學研討會,對禪定方面,大家所談的都抓住這核心問題,對準社會上的流弊,這是大家的共鳴,也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

  另外,這次開會我覺得辦得非常成功,在組織方面很嚴密,我也搞過一些活動,能夠做到那麼嚴密很難,就如他們所說的「滴水不漏」。當然背後會有漏失,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漏失只要能補得上,能夠及時把它扭轉過來,那就非常好了,這與組織周延與否十分關鍵。佛教講因緣,幕後做這些瑣碎工作的服務人員,默默無聞的猶如螺絲釘一樣。就像一部機器,再怎麼精密龐大,再怎麼功能齊全,但缺少一個螺絲、整個機器就運轉不來,所以我覺得背後這些人員讓我非常感動,而且他們的態度很親切,服務很週到,這是今後我們辦活動應該學習的地方。

  會議結束後,與會大眾提一些建議:如麥克風少,那確實是少,不夠;另一點是場地小。這兩點我覺得是無關緊要的。總之就是希望下次能辦得更好,還繼續辦下去,我發覺台灣各大山頭,平日自己的廟只管發展自己的,都不願意和外面保持聯繫,不是稱什麼山頭,就稱佛教四分五裂。而我們辦這禪學研討會,就讓各佛學院、各寺院的人都來參與,打破原有的疆界。所以很多與會的人都認為這活動還要繼續辦下去,亦關心我們廟小財力不夠,還為我們擔心。也有人提議說:「能不能接受捐贈來支持你們。」從這就可看到大家共同關心這個問題,也認同這個做法。又聽說台灣其他佛事、弘法活動都辦太多了,而學術方面又搞邊緣上的問題:如佛教與文化、佛教與藝術等等,真正關心自己修行問題的很少。

  這次辦這禪學研討會,是關心自己修行的問題。很多人他沒有這方面的修行,他就談不起來,也不敢辦。這不是開玩笑的問題,因為一個人做什麼事情都跟自己的體驗,自己所關心的問題有關。我們辦這次活動,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他們關心的,也是他們所缺乏的,有人這麼提倡,就樂於伸出手來幫助我們繼續辦下去,如果沒辦的話,他們一定會覺得非常遺憾的。所以,我期許大家一起來支持這樣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