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10
參加兩岸禪學研討會之省思 印順導師訪談錄



【兩岸禪學研討會心得】
一場「眾善普會」的法筵──參加兩學研討會的有感
※ 作者: 如海 - 華梵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一、眾善普會
  十月廿四、廿五日,懷著好奇與期待的心情參加了由中華禪淨學會舉辦的第一屆兩岸禪學研討會。一進入師範大學會場,便看到一群穿著純白襯衫、深藍衣裙的師兄、師姐們,親切有禮的招呼著與會來賓,我的心中頓時感到很溫暖。在領取了印製精良的論文集後,悄悄的找個位子坐下,準備開始領受一場豐富的法筵,滋養自己的法身慧命……經過兩天的洗禮,儘管對於五場議程、十篇論文的內容,只能用「一知半解」來形容,但是抱持著「薰習」的心情來聞法,也覺得心中別有一番領悟。
  還記得在最後一場的綜合討論中,大家熱烈著討論到菩提心與禪法的問題。當時我坐在會場後方,望著與會法師、居士,想像著主辦單位辦理這次活動所花費的人力、物力,以及可能遭遇的困難……對於能躬逢盛會,突然興起了「自己很幸福」的想法。記得佛經中有「六事成就」之說,謂諸經之通序「如是我聞」等語有六種成就。即(一)如是,稱信成就。即指阿難之信。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說而不疑,故稱信成就。(二)我聞,稱聞成就。即阿難自聞。阿難親聞佛之說法,故稱聞成就。(三)一時,稱時成就。即指說法之時間。法王啟運嘉會之時,眾生有緣而能感者,佛即現身垂應,感應道交,不失其時,故稱時成就。(四)佛,稱主成就。即指說法之主。佛係世間與出世間說法化導之主,故稱主成就。(五)在某處,稱處成就。即指說法處。佛於天上、人間、摩揭提國、舍衛國等處說法,故稱處成就。(六)與眾若干人俱,稱眾成就。即指聞法之眾。菩薩、二乘、天、人等諸大眾雲集聽法,故稱眾成就。(參見《佛光大辭典》頁一二六六)六緣具足而教法才能興,故稱之為六成就。
  研討會能夠圓滿順利,不正也說明了「六成就」的道理?而護法居士的熱心、講評老師的誠心、主講老師的用心,更讓我體會到「善緣來住、眾善普會」的可貴。懷著一份感恩的心,我願把自己參加研討會的一點點心得和大家分享。

二、夢幻禪觀
  對於我而言,惠空法師的《夢幻觀初探》,是我最感興趣的題目。還記得以前上文學的課程,便感覺到「夢幻」短暫無常、似真非真的特質,常被運用在文學作品中,而使作品更具廣度與深度。在西方,「李伯大夢」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在中國,不論是「黃梁一夢」或「南柯一夢」,都有發人深省的寓意。「夢幻」謎一般的特質,更使它成為西方心理學研究關注的焦點,從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A.D.1856-1939)開始,關於「夢」的研究便絡繹不絕……。
  看過惠空法師的文章,我才明白「夢幻」不但只是文學上的譬喻,從佛法的教理來看,「夢幻」更可視為實際上「禪觀」的修法門之一,而不是只具有文學中充滿想像、誇飾的特質。
  在生活中常有「作夢」的經驗,夢醒後也常有「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的悵然感,我卻從不曾細想「夢」和「修行」有什麼關聯。法師在這篇文章的結論部分點出:「……我以為這夢幻觀的善巧在於:一、它很直接的否定我們對法的執著;二、它很容易依喻而擬心作觀,在教法與禪觀有其方便;三、夢幻本身與法性、空性有直接相應的關係,而諸經論亦與法性、空性有完全的相應,於是夢幻與諸經論產生了不同而都共有的夢幻觀法;四、它有發展性,可以使我們進入深層的三昧、空性中。……」法師的文字條理分明、理路清晰,從中觀、唯識、如來藏、禪、密的不同角度切入,帶領我們一窺以夢幻作觀的門徑。這一篇文章對於我來說,是有「一『文』驚醒夢中人」的效果。期待法師如文末所言,未來能「對於各宗各派怎樣利用禪法、理論來切入夢幻觀……」作更深入、更精闢的分析,以為吾人修行之指引。

三、禪與懺悔
  會議當中法藏法師的大作《天台禪法的特質──兼論法華三昧懺儀的修持》也令我印象深刻。法師的護法護教、辯才無礙,著實令人感動!
  許久以來,拜懺便是台灣佛教最為興盛的活動之一。誠如法師文中明指「中國佛教自梁武帝(464-549)以降,拜懺風氣即歷久不衰,如今雖然經過千多年之流傳,多少已使得拜懺法門受到扭曲與誤用;然而懺法之契機於中國,亦是明顯的事實。而《法華三昧懺儀》正是天台系統懺法的母體,它甚至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其他懺法,因此對於《法華三昧懺儀》的深入研習,必能適當地導正並深化的思惟與作法,甚至將之導向實修實證之路。」文中語重心長,對於吾人拜懺時心態的調整,多有助益。
  以往自己在拜懺時,尊奉《增一阿含經》中:「人造極惡行,悔過轉微薄;日悔無懈息,罪根永已拔。」的觀念為圭臬(參見《增一阿含經》第四三經。《大正藏》第二冊。頁七六四上。)認為藉著懺悔的力量,可以清淨戒體,而「轉重報為輕微報」(轉重報為輕報的觀念,見於《中阿含經》第十一經。《大正藏》第一冊頁四三三下:四三四上)。雖然拜懺時常常法喜充滿,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除了從因果業力、消除業障的觀點拜懺之外,在祖師所制訂懺儀中,從觀想、持咒到誦經的過程,其實每一部份都包含著無盡的悲心與深刻的意涵。懺儀不只是「消除業障」的儀式而巳,更有其特殊的觀行方法,然而其中之深意玄微,常為人所輕忽。
  今觀法藏法師悲心深切,以《法華三昧懺儀》,配合天台經教,闡明「懺罪」與「修觀」之間重要的關係。在懺儀恐有徒具形式之虞的今日,深覺該篇論文尤發人省思。

四、禪與生活
  記得茶敘時,我和一位學妹愜意的享用著美味的糕點,學妹突然有感而發的說:「學姊,我們這樣『聽禪』,有用嗎?」我心裡想:「天啊!大哉問!」只好老實的告訴她:「我也不知道,不過我知道吃點心的時間只剩下十分鐘了。」學妹很聽話的說:「那我們還是趕快把手中的點心吃完好了……真的很好吃耶!」(雖然我們不是為吃而來,不過一塊參加研討會的同學,大家都吃得很開心……在此謝謝文殊院的典座菩薩們!)
  事後想一想學妹的問題,其實也和會議的主題──「禪學研討」相關。「禪學」是學術、是教理、是「文字般若」。生活之中,愚鈍的我吃點心時,便忘記了剛剛研討會在講些什麼。好在「研討禪學」的目的,不是讓我們變成大學問家,也沒有人會針對研討會的內容舉行紙筆測驗,因為心性上的洗鍊成長,完全是個人的功夫,是自己的事。透過語言文字,幫助我們理解真理、實踐真理,我想這才是舉辦「研討會」的意義所在。由此看來,學術和生活不僅沒有衝突,而且學問可以作為我們修行道路的指標。不過「禪學」不完全等於「學禪」、也不等於「禪」,由「文字般若」進而起「觀照」、證「實相」,才能使禪學和生命發生「串聯」。就像研討會場中,一位每天都有打坐的學長,便對大航法師的《定中作觀與出定作觀二說之比較》,有比較深刻的體悟,我想這是因為禪坐已成為他生活中一部份的緣故。將「佛學」透過生活的實踐,內化為生命中的養分,是我今後「學佛」的目標。

五、善的循環
  在莊嚴的《三寶歌》中,第一屆兩岸禪學研討會圓滿的閉幕了。閉幕,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緣起。每個場次所引發的問題,所得到的迴響、所結下的善緣種子,點點滴滴,都烙印在我們的八識田中。尤其「兩岸交流」更是這次研討會的重點,有因緣見識到彼岸法師、學者的風範,真是令人歡喜!在辜、汪會談甫結束不久,大家關注於兩岸政、經交流之際,這場具有宗教性、學術性的研討活動,更顯得別具意義:因為無論「彼岸」、「此岸」,站在佛法的觀點上,我們原是同乘一條法船,在人生茫茫的苦海中,航向成佛的旅程啊!
  望著手中印製精美的論文集,想著每個場次中所得到的不同收穫、記著綜合座談中有些令人意猶未盡的討論,我衷心期待下一個善的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