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 - 第24
步步進深 節節開花 對「圓頓與次第」議題之檢討



【「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研討感言】
對話的世紀
※ 作者: 游祥洲 - 世界佛教友誼會執行理事

 

  2001年秋天,惠空法師在台北舉辦了兩個會議,意義深遠。
  第一個會議是探討當代佛教發展的現況,我應邀發表了「對台灣當前媒體發展之省思」。第二個會議是「兩岸禪學會議」,這個會議已經辦了幾屆,本身的特色十分突顯,這一次的主題是談佛法修證的圓頓與次第,我個人特別選擇了「文殊法門」為主題,提出一些看法,就教於大眾。
  這兩個會議不但有兩岸的研究者參與,而且僧俗二眾都有。從會議的效果來說,它是多重「對話」的實踐。一方面它是兩岸之間的對話,同時也是僧俗二眾之間的對話。另一方面,它又是「佛法」與「佛學」之間的對話,也是佛教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對話。
  「對話」是溝通與瞭解的起點。人類已經邁入了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是全球化的世紀,在這個世紀當中,沒有一件事情比「對話」更重要。歷史上所有的紛爭都來自對話不足,或是對話的技巧不好所致。全球如此,兩岸之間亦不例外。
  佛法是「心法」,因此在「對話」的深度與廣度上,更需要深沉的智慧與技巧。惠空法師辦的會議,每一次都是參與熱烈、討論熱烈,時間不夠,但餘味無窮。尤其是來自大陸方面,不但請到許多重量級的法師與學者,而且年年都有新面孔,可見惠空法師在整個會議的策劃與經營上,投入了非常多的心血。
  「當代佛教發展研討會」是惠空法師2001年的新作。這個會議,在我看來,是「兩岸禪學會議」之外,另外一個「兩岸佛教論壇」。當代佛教的發展,正在產生許多空前的變化,有正面、也有負面。「論壇」的推動,將可以發揮激濁揚清的效果。
  在我認識的許多中生代法師當中,惠空法師是一位十分樸實的出家人。但是,「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兩人都發願要從四川到普陀山去朝禮觀音菩薩,然而最後行腳圓滿的出家人,竟然是那個窮和尚。有錢未必有力,有願才是真正有力。惠空法師的可愛可敬處,就是這一點不怕窮的願力吧。
  這是一個「對話」的世紀,迎接新的一年,謹祝福惠空法師與大眾,萬事吉祥,「對話」如意!

           2002/2/23 寫於陝西扶風法門寺佛指舍利蒞台普照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