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惠空法師

 
 
 
 

 


 
惠空法師佛藏一家我們的禪風擺渡兩岸
惠空法師
佛法對心性之淨化

  前言

  身口意三業是生命表現的全體內涵,其中尤以意業為主導。古今中外對心的討論甚多,今就佛法的心性立場來說明心性淨化的過程及功能。
  佛法對心的說明融和了物象跟時空,而以緣起說來貫通。緣起說表達了整體佛法對宇宙現象全面性的掌握,遍攝萬物而不雜亂,一貫、簡易而無所缺遺;其中又有所謂業感緣起、賴耶緣起、性空緣起、如來藏緣起、法界緣起等對宇宙真理實相體會淺深的不同旨趣。業感緣起說明惑、業、苦十二有支生死相因的關係;賴耶緣起由識體賴耶說明一切身心山河大地皆由識性而顯現;性空緣起說明一切世間皆如幻而有,非有非空之體性;如來藏緣起說明一切皆清淨,而在亦空亦有之如來藏下開展出一切生命世界;法界緣起說明法界萬法互相合攝,一多大小重重無盡的宇宙觀。
  在此等緣起觀下展現了對宇宙人生深刻而透達的認識,提昇了世人對生命自我的認知,將身心自我與宇宙融合成一體,而超越凡夫所執取的身心自我之範限。此種宇宙人生的價值觀,正是一切生命淨化的本源,是改造的動力,也是規劃修行行為的指南。所以從緣起論中,可看到佛法提供人性淨化的一個價值觀,一個根本的規劃藍圖。
  在宇宙現象的認識上,佛法從緣起論來說明;可是在生命的調整、淨化上,由於眾生機感對心性本質認識的淺深不同,佛法採用了對心之不同層次的進入。對心性的分析,性空緣起、如來藏緣起、法界緣起,對一般生命來說,心性層次是較廣大而淨化性的,相較於凡夫狹小昏暗的心性而言是無法理解心性之運轉的,所以本文討論之內容多藉業感及賴耶緣起加以說明;而對心性的淨化,擬從淨化煩惱的止觀過程做一說明。

  對心性之分析

  生命現象之生起,皆由業力之招感或種子之薰習,而生命痛苦的止息,就在於定慧對煩惱的伏斷,這就是緣起中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之說法。(俱舍論)說,一切世間現象之生起,皆由於業力,而業力之生起在於煩惱的起動;也就是說一切世間現象之現起,離開煩惱此一根源,別無他途。
  煩惱之主體分成見、愛二者。見有五類:身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其特質在於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生命皆有此煩惱,而此煩惱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愛煩惱亦有五種:貪、瞋、痴、慢、疑;主要依於我見,由對生命自我之執取乃至貪愛而生愛煩惱,所以說貪增上故有諸愛煩惱生起。此十種煩惱名為根本煩惱,生起一切煩惱故;又名十使,驅使生命發動身口造諸善噩業,由有善惡業而生死輪迴世間。由此十根本煩惱又引發二十隨煩惱: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另外,(百法明門論)中尚規劃出善、不定、遍行、別境等心所種類,說明心所之不同特質。
  由此,透過對煩惱及其餘心所之理解,可以做心性基本特質之反省,如:個性不穩定,不專心,即是散亂與失念的成分多;人心不明利即是昏沉多;忿怒即是忿、恨、惱成分多等等;皆可由此煩惱種類而反省到人心最表層情緒的變化。所以可以說從佛法對煩惱的剖析中,我們可以分析出日常生活的行為語言中所隱含的心性特質,由了解行為與隱伏心性之性質,進而了解生命自我個性、心性之本質而加以反省、思惟、調整。
  關於心性之分析,我們再從六識、七識、八識的角度來理解。六識俗稱意識,其特性是能相應於百法中全部的五十一個心所,而產生苦、樂、捨三受;善、惡、無記三性,三受、三性迅速改變不停而常在輪迴。因具思想性最強所以其造善惡性亦最強;由業識造善惡二業,能招引、滿二果,牽引八識受生死苦果,所以頌曰: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七識或稱末那識,其特質是恆常審思,而審思的對象主要是四個染汙心所──我痴、我見、我慢、我愛,所以由此七識所生起的意識即具有恆常我執愛染的煩惱性。而在人性中,對生命所發動的主體意識及意識所相屬的色身,恆常無知地執取、我愛而自外於其他生命,而此,正是人生本質的根源;世人視其為本然、常然的認知,事實上,七識亦只是識性之假現而已。末那識是意識的依止,七識末那若未滅時,則意識的繫縛永無解脫之時,如論云:如是染汙意,是識之所依,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而八識,可說是一切生命現象的根源,所以說由八識相分,故根身、器界、種子生起;亦由於八識是一切生命現象最後依託處,所以生死遷易亦由此轉變,故說:去後來先作主公。
  由以上唯識佛法對心識的分析中,可以認知到常人所能思考到的僅是「意識」,以及前所提到的五十一心所的心緒反應部分;並讓我們了解到生命苦惱深處的真正源頭在末那-第七識,而一切身心自我與山河世界之存在亦非對立、分割、獨立,而是合融一體於八識(阿賴耶識)中。所以在賴耶緣起下,生命變得更遼闊、更合融而豊富、更含有生命之理想。

   心性之淨化

  佛法中調整心性的方法與過程不出「戒、定、慧」三學;戒的精神在清淨身器;定的功能在澄淨心識;慧的要旨在法性通達。戒的特質在防非、止惡、行善,近於世俗之道德,今不多談,而僅就是定慧的作用來論。定慧是果,止觀是因,可以說是透過止觀的過程與方法來達到定慧的結果。佛教中有許多不同的宗派,各宗派皆有其不同的止觀方法,雖或方法容有差異,所成就的定慧亦有淺深大小的不同,然而透過止觀方法以達定慧的結果則是一致的。
  至於止觀如何達到「定」的作用,今以例說明:心有如一機器,為生命而工作,但因一般人不能徹底地將心本有之特質顯發,所以無法將心之功能充分發揮,亦即不能展現生命本質的全體面貌。而止觀的特質是:止,令心統一;觀,令心明淨。心在受外境惑亂時,隨五官意識而隨意外射,譬如遍天小雨無法產生動力,但如將遍天小雨集中在一河谷,而從絕高處直貫而下,即能發出極大的電能;又如瓦特蒸氣機與自然壺水之不同,這即是喻明統一的力量。而明淨之喻,譬如淡水河污穢無法見河中物,而一游泳池水即能見底,池中物一覽無遺。這是說明禪定所帶與心性淨化與超越的力量。佛法中有許多禪法,都是針對不同生命心性而開展的;如對治恐懼的六念法門、對治貪欲的不淨觀、對治瞋恚的慈悲觀、對治散亂的數息觀、融解身心山河大地的夢幻觀、與淨土相應的念佛觀、與菩薩相應的本尊法、與真心相應的參話頭等等,凡此皆表現出佛法有一切實而一貫的方法和技術,以達成心性心識的淨化過程。當然以上所舉只是禪法中淺近、直接由語言可描述到意識心的部分。
  再談到禪定的同類兄弟-智慧。慧是對宇宙真理之通達。生命痛苦的根源在自我之建立;而佛法以為生命之自我乃是建立在一種假立的法體上,本無一真實生命的自我主體;再者對於宇宙真理之認知,佛法對於世俗將心物,人我分離的見解,融合成心物人我一體的法性。所以為達成對宇宙真理之通達,即須透過止觀對心識之運轉,將身心、物我、時空融成一體-即如唯識之說法:一切身心山河大地皆是賴耶相分所現;由般若詮言:一切山河大地皆是般若空慧之幻有顯現,非有非無,中道而已;如來藏心亦說:一切人我山河大地皆是如來藏心亦有亦無之顯現;而法界緣起觀說明:任何一法皆是身心山河大地之全體一多含攝,重重無盡。這即是佛法對心性淨化所欲達到的目的-讓世人脫離束縳於無常虛幻肉體及其官能運作的錯誤認知,徹底地對於宇宙人生有一正覺之了悟,進而超越生死苦惱輪迴,彰顯人人本具普光明之佛性-法身。
  以上所談對心性淨化的過程與方法,目的是在說明佛法早已有一完備可淨化心識之具體的操作技術,正可人人行之而達心性高度乃至絕對之淨化與開發。而在舉世學說對心性未真正理解其特質與內容之時,所開展出之教育方法,勢必無法有效調整生命之內涵,如教育學與心理學等探討到生命心靈的社會科學,其所討論的只是行為之反應與識心日常活動之表層或乃觸及尚未明白之意識深層(潛意識),而對心識無法正確掌握。又如宋明儒學援學而批佛,終至無所歸,其在理學心性上之未能落實,即在於其未能虛心接受佛法對心性之真理闡述與接受真理理路下所開展出之調整心性的方法。是故我們應正視佛教此一對心性開發之理論與技術。

  結論

  世人以識心為生命之主體而皆迷昧於心之本然;皆熱愛於生命而卻謬執於肉體以為生命之全體。故本文就佛法之緣起觀與心性之融和的立場,藉由止觀之陳述與心識之分析,說明佛法之道理在對不同之眾生機感,可得不同之淨化心靈功能。
  一、從對緣起論之認知,可透達宇宙人生的真實影像,跳脫出世人執取的「肉體為自我」之生命苦惱根源。
  二、對心識、煩惱之認知,可反省自我而對生命言行有一正確反省之主題。
  三、止觀之運作,可使心性逐漸循序而達成心識明淨之功能。
  四、法性之實踐,使生命徹底超越而圓滿本具有之心性全體。
  以上僅就佛法思想中,由心識之淨化功能做一簡略敘述,佛法自有許多淨化人生之其他功能,然此不能一一複述。

 

回首頁惠空法師佛藏一家我們的禪風擺渡兩岸
佛藏山慈光寺